。
症状:是。
。
1.呕吐:可能持续数小时或1 - 2天。
。
2.腹泻:有时会持续1 ~ 2天。
。
3.腹痛:可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天。
。
4.浑身无力。
。
5.头痛。
。
6.低烧。
。
治疗。
。
1.摄取足够的水分:喝水、运动饮料、鸡汤、果汁等。
。
2.避免油腻、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
。
3.避免饮酒、咖啡、吸烟等刺激物。
。
4.休息,减轻症状。
。
5.药物可以缓解腹泻和呕吐症状,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6.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
如果你腹泻、呕吐或脱水严重,你应该去看医生。
。
小孩得了诺如病毒怎么办
如果呕吐严重,可以暂时断食4到6小时(不喝水)。尽快恢复母乳和熟悉的断奶食品,并提供适合孩子年龄的易消化食物。
益生菌疗法具有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系统、抑制病原菌、抑制腹泻的作用。
常用的有妈咪爱、金?在桑吉、培菲康、乐得乐等药店的OTC专柜都可以买到。
蒙脱石粉是肠粘膜保护剂,可以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生理功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进口:思密达,国产:思密达,可在药店OTC专柜购买)。
消毒隔离是为了防止因为诺如病毒的感染力非常强,家庭中即使有一人感染,也要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以免一人感染而全家都受到伤害。
1、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双手;
2、生吃的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干净,吃牡蛎等贝类要彻底煮熟;
3、出现腹泻、呕吐症状的人不要为他人准备食物;
4、呕吐或腹泻后,应清洗和消毒肮脏的地方和衣物。
治疗:如果出现以下5种症状,请及时就诊。
1、反复发热,体温超过38.5吗?C或吃退烧药后体温控制得不好。
2、患儿有频繁呕吐,不能进行进食和口服补液。
3、大便有黏液样便或脓液和血,气味较臭。
4、腹痛症状,休息后不能缓解,不能进食。
5、患儿精神较差,迷迷糊糊,口唇、皮肤干燥,烦躁口渴,眼窝或囟门塌陷,尿量明显减少,提示患儿有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的治疗方法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是预防该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的健康生活习惯。
如果有呕吐和腹泻的症状,建议不要去学校或工作。特别是食品从业人员和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接触后48小时内要注意健康状况,以免增加感染者。
目前还没有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
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的主要威胁,特别是对于幼儿和身体虚弱的人,需要口服点滴和补液来改善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诺如病毒怎么办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大流行的主要病因。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主要在肠道内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在地区社会、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儿院、军队等地集体发生。
诺如病毒的遗传变异很强,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群落内遗传特性不同的病毒株可能会流行。
诺如病毒抗体没有很大的保护作用,特别是没有长期的免疫保护作用,容易反复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每年都有发生。主要以成人到学童为对象,多发生在寒冷季节。
在美国,每年60 - 90%的非细菌性腹泻都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
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发展中国家蔓延,并引起大流行。
在腹泻的5岁以下的中国儿童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约为15%,血清抗体水平的调查显示,诺如病毒的感染在中国也非常普遍。
自1995年首次报告诺如病毒感染以来,山西省、北京市、安徽省、福州市、武汉市、广州市等地多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4 ~ 48h,最短12h,最长72h。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烧、腹痛和腹泻。
儿童患者一般呕吐,成人患者腹泻较多。24小时内腹泻4到8次,粪便为水样或水样便,无黏液血脓。
大便常规镜检是wbc<15,不看RBC。
原发性感染者的呕吐症状比继发感染者多得多,也有只呕吐的感染者。
此外,还会出现头痛、发冷、肌肉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脱水症状。
传播渠道。
在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但感染诺如病毒有几种方法。吃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喝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用手触摸口腔。
直接接触感染者(照顾病人、一起吃饭、使用同样的餐具等)。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非常小,不摄取100个就会发病。
食物可以从被污染的手、呕吐物、粪便等表面直接被污染,也可以被附近的微细呕吐物飞沫所污染。
在人体外很难增殖的病毒,在食品和水里就会引起疾病。
[5]。
有些食品在送到餐馆或商店之前就已经被污染了。
也有因为吃了在被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而产生的。
沙拉和水果等其他产品也可能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