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5克麻黄的毒性有多大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5克麻黄的毒性有多大以及中草药古今研究:麻黄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别录》:止好睡,通腠理,解肌,不可多服,令人虚。
《本草纲目》:“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
《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
《脏腑药式补正》:“肺气闭塞,肌肤浮肿者,亦宜以此通肺气而调水道。”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苦,温、微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治乳余疾,止好睡,通腠理,疏伤寒头疼,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甘苦,性温无毒,入肺心大肠膀胱四经。主散在表寒邪,通九窍,开毛孔,破癥结,除积聚。去根节者,大能发汗。陈久者良。
麻黄专主发散,宜入肺部,出汗开气,宜入心与大肠膀胱,此骁悍之剂也。可治冬月春间伤寒瘟疫。
《本草经解》叶天士:气温,味苦,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去节,水煮去沫用)
麻黄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轻升,阳也。
心主汗,肝主疏泄,入肝入心,故为发汗之上药也。伤寒有五,中风伤寒者,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之伤寒也;麻黄温以散之,当汗出而解也。温疟,但热不寒之疟也,温疟而头痛,则阳邪在上,必发表出汗,乃可去温疟邪热之气,所以亦可主以麻黄也。
肺主皮毛,皮毛受寒,则肺伤而咳逆上气之症生矣;麻黄温以散皮毛之寒,则咳逆上气自平。寒邪郁于身表,身表者,太阳经行之地,则太阳亦病而发热恶寒矣;麻黄温以散寒,寒去而寒热除矣。癥坚积聚者,寒气凝血而成之积也,寒为阴,阴性坚;麻黄苦入心,心主血,温散寒,寒散血活,积聚自破矣。
《长沙药解》黄元御:味苦、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入肺家而行气分,开毛孔而达皮部,善泻卫郁,专发寒邪。治风湿之身痛,疗寒湿之脚肿,风水可驱,溢饮能散。消咳逆肺胀,解惊悸心忡。
成分:主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类成分,尚含鞣质、挥发油等。其中草麻黄茎含生物碱1~2%,其中主要为黄碱、伪麻黄碱此外含挥发油,油中含有一松油醇。木贼麻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伪麻黄碱;此外含鞣质、黄酮甙等。中麻黄含多量麻黄碱。《中国药典》规定:含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量不得少于0.80%。
药理:本品有发汗、平喘、止咳、祛痰、解热、镇痛、抗炎、利尿、抗病原微生物、兴奋中枢、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等作用。①发汗:仅在人处于高温时能增加其发汗量,动物实验未证实本品单独使用有发汗效应。②解热:挥发油及其松油醇,对正常小白鼠均有降温作用。③解除支气管痉挛: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且作用较缓和而持久。④利尿:伪麻黄碱有明显利尿作用。⑤升压:麻黄碱能收缩血管而升高血压,作用缓慢而持久,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多服有烦躁不安,失眠等现象。⑥抗病毒: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