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急性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脏器发生的急性感染,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较为常见。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功能低下、胃肠道菌群紊乱、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
二、诊断
1. 病史:患者多有胃肠道炎症、手术史等病史,应详细询问。
2. 临床表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
3. 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抽出脓性液体,B超可见腹腔内游离气体,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
1. 抗菌治疗:根据致病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等,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疗程一般为7-14天。
2. 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支持性治疗,如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维生素B6等,促进伤口愈合。
3. 对症治疗:如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等;疼痛可予对症治疗,如口服或肌内注射度冷松等。
4. 护理措施:卧床休息,保持床边20cm高,避免过度劳累;给予舒适的环境,如使用温暖湿毛巾轻擦腹部,以促进脓液排出;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四、预防与复发预防
1.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 预防手术操作:如胃大部切除术等,尽量减少手术次数,术前做好充分准备。
3. 控制感染:手术操作后,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总之,急性原发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要及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复发风险,使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