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收敛肺、肠的药物涩:主要作用是固涩、收敛的药物。治疗各种腰椎滑脱常用的药物称为涩剂。也叫收敛剂。收敛剂的分类:分为调理表止汗药、紧肺涩肠药、固精药、挤尿药、止带药三类。但有些药物具有多种功能,临床应用时需要慎重考虑。第二节涩肺、涩肠这些药物性味酸、涩、涩,主入肺经或大肠经。它可以收紧肺部以缓解咳嗽和哮喘,收紧肠道以缓解腹泻和风疹。前者主要用于肺虚气喘、咳嗽,久治不愈,或肺肾双虚,不能纳湿的情况;后者用于慢性腹泻。因大肠虚寒、食化不化或脾肾虚寒所致的赤热病。此药用于治疗久咳、缺血、哮喘等症。肺虚者加补肺药、益气药,肾虚者加补肾药、补气药。添加补气药。添加辅助药物。使用。对于脾肾阳虚的慢性腹泻、赤热病患者的治疗,宜用温补脾肾的药物,如果气虚镇静兼有,宜用补气的药物。如果脾胃都气虚的话,就会得到改善。使用具有补益脾胃作用的药物。此类药物具有酸味和涩味。本品具有敛肺止咳作用。不能用于因大量痰液堵塞肺部而引起的咳嗽或哮喘。本品具有涩肠止泻作用。以下人群请不要使用:腹泻初期,邪气过多引起的腹泻,以及食后腹泻者。
来源:五味子,本品为厚朴科植物五味子或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俗称“北五味子”,主产于辽宁、吉林两省,后者俗称“南五味子”。相关名称: 五味子、玄鸡、慧鸡、乌梅子、山盏角。出生地: 长江流域西南及以南省份。性味:子午线:性温,味酸、甘。归肺经、心经、肾经。功效:具有固涩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安神的作用。属于肺涩药和肠涩药,归为涩药。人物识别:
药用原料特征:五味子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毫米。表面呈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有皱纹、油腻,但有些表面可能呈黑红色或“白霜”外观。果肉柔软,有种子1-2粒,肾形,表面棕褐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有轻微臭味和酸味,种子破碎后有芳香、辛辣、微苦的味道。主治疾病: 1、九宜虚劳哮喘,味酸涩、甘、温润,上端能收敛肺气,下端能滋补肾阴,是治病的重要药物。治疗。长期咳嗽、乏力、哮喘。治疗肺虚久咳,可与黄芪、罂粟壳配伍;治疗肺肾两虚咳嗽,常与山茱萸、黄芪、山药等配伍。马苏。独气丸(《症因脉治》);本品有紧肺止咳之功效,可与麻黄、细辛、干姜等同用,用于小青龙汤(:010)等冷饮引起的咳嗽、哮喘。 )。 -30000)。 2、夜尿、遗尿、尿频本品味甘、温、涩,入肾经,能补肾、固精、止夜尿。肾虚精液不通所致的尿床、尿频。治疗滑精常用附子、龙骨,治疗遗精则常用麦冬、山茱萸、黎曼一号(《伤寒论》)等。 3、慢性腹泻,味酸涩,能缩肠止泻。治疗脾肾虚寒,腹泻不止,与吴茱萸炒,研末,米汤服下,或与补骨脂、肉豆蔻、石肾丸等吴茱萸配伍(《医宗金鉴》)。 4、自然出汗、盗汗5种口味,酸性成分,有紧肺止汗的功效。可与麻黄、柿子同用,治疗自汗、盗汗。 5、津液口渴时,内热解渴。本品味甘补气,其味酸能生津、益气、生津润喉。有解渴的功效。常与人参、麦冬合用,如参麦散(《本事方》),治疗热气阴伤、盗汗、口渴;阴虚内母、瓜蒌散可用腐竹汤(:010) -30000) 用于治疗发热、口干过度引起的止渴综合症。 6、心悸失眠本品不仅能补心肾,还能宁心安神。用于治疗阴血不足,神志营养不足,或心肾不足,心悸失眠多梦,常与麦冬、丹参、枣等合用。天王补心丹(《内科摘要》)等。用法与用量:煎服,每次26克。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克,每次13克,研末,煎熬软膏,或入片、散。外用:适量研末,或水煮洗。用于久咳气喘,遗精漏精,尿床尿频,久泻,自汗盗汗,口渴津液疮毒,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注:内容及图片均来自教材及网络。仅用于一般科学学习目的。文章中提到的所有处方、药物和治疗仅用于教育目的。非专业人士不得尝试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