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两性百科

多发性大动脉炎?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

其实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在儿科,高血压、外周动脉脉搏消失或减少或两臂间血压差异超过10mmHg的要考虑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可能。

周身不适3月余来诊。近3个月来,全身肌痛,关节痛(左肩和左肘尤为严重),左臂麻木刺痛。1个月前,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头晕和全身症状(疲劳、发热伴盗汗、厌食和体重下降约7%),并伴有间歇性上腹部疼痛,进食后加剧,偶尔伴有呕吐和腹泻。此外,在外院住院期间出现头痛和鼻出血。

既往史:近一年来,两次扁桃体炎发作,给予青霉素G苄星,外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门诊,补铁无明显改善。

体格检查:颈部淋巴结肿大(1cm×1cm)、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cm×2cm)。左肱动脉和桡动脉没有脉搏,左臂血压测不出。右臂血压130/70mmHg,下肢血压140/90mmHg。听诊时可听到左侧锁骨上和下区血管杂音。

实验室检查结果:小细胞贫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炎症标志物,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轻度升高(576U/ml,正常范围50-250U/ml)。缺铁(3μmol/l,正常范围9-31.3μmol/l),血友病因子升高(189%,正常范围60-150%)。肝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正常。以下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肥达尔试验、怀特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冷凝集素、类风湿因子、抗DNA、抗核抗体、核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补体因子C3和C4、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抗体、抗A型肝炎病毒IgM抗体。

血管造影:左侧锁骨下动脉入口至左侧椎动脉分支点狭窄,左侧锁骨下动脉变宽(图1)。其他动脉正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进一步证实。

临床诊断: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

最初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注射30mg/kg,连续3天,随后进行保守治疗并密切随访。采用强的松龙1mg/kg/天、甲氨喋呤10mg/m2/周治疗3个月,同时服用阿司匹林1-2mg/kg、奥美拉唑、叶酸、钙、维生素D。

临床随访缺血(即无脉搏)、血压、全血细胞计数、血清学检查项目、CRP等。

在此之后,当强的松龙逐渐减少到维持剂量时,患者复发了两次,并且在复发期间出现了其他症状。

第一次复发是在确诊4个月后,主要的主诉是胸痛放射至左臂。入院时,进行了心脏导管检查,没有发现冠状动脉异常。心电图、肌酸激酶、肌钙蛋白、动脉血气、超声心动图均正常。用硝酸甘油贴片后,胸痛减轻。常规血管造影显示病情进展(除了左锁骨下动脉狭窄外,右锁骨下动脉也受累)。甲氨蝶呤、强的松龙恢复到初始剂量,并添加环磷酰胺1000mg/m2/月。高血压,服用氨氯地平5mg/天。尽管加用了环磷酰胺,但4个月后当泼尼松龙剂量减少时,再次复发。主诉是严重的枕部头痛。影像学表现仍在进展。因此,甲氨蝶呤停用,改用2mg/kg/天的硫唑嘌呤,同时继续使用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

患者在发病约14个月后进行了密切随访,临床和实验室情况稳定。治疗调整为硫唑嘌呤1mg/kg/天和泼尼松龙1mg/kg/天。患者仍在门诊进行随访,以进行持续评估和剂量调整。

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疾病活动期或早期以发热、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炎症症状为主,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多增高,后期受累血管狭窄或闭塞可出现肢端发凉、麻木、跛行、头痛、头晕等表现。综合国外文献报道,儿童TA尤其是婴儿T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炎性指标多增高,受累血管以腹主动脉最常见。本例患儿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增高,血管影像学提示腹主动脉等血管受累,这与现有病例报道中临床特点一致。

儿童尤其是婴儿多发性大动脉炎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尚无TA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临床易延误诊断或误诊。有研究发现发现高达26.8%的儿童TA在早期误诊为其他疾病。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是借鉴成人的诊断标准,欧洲风湿病联盟/欧洲儿科风湿病学会/小儿风湿病国际试验组织关于多发性大动脉炎分级标准包括:主要标准:主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血管造影异常(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扩张、变窄、闭塞或动脉壁增厚,但并非由于纤维肌发育不良或类似原因);主要标准加上以下至少1项可诊断:(1)没有外周动脉搏动或体力活动引起的跛行;(2)四肢收缩压差异>10mmHg;(3)大动脉杂音;(4)高血压(与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相比);(5)急性期反应物ESR>20mm/h和(或)CRP水平升高。

激素及免疫制制剂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治疗一线药物,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诱导疾病缓解,但激素减量过程中,疾病易反复。难治性病例中,应尽快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当动脉狭窄严重时,需要使用血管内支架或球囊,或旁路介入术来重建血运。

多发性大动脉炎和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