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两性百科

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的知识,包括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之“虚劳”进行诊断。

主要症状:头晕乏力、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夜间少寐,舌淡苔薄,脉细弱。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白细胞减少症诊断。

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数:WBC<4.0×109/L

(二)证候诊断

1.气血两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面色少华,头晕乏力,少气懒言,夜间少寐,四肢倦怠,动则气急。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2.脾肾阳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纳谷不香,语言无力,腰酸怕冷,肢体欠温,夜尿清长,大便溏烂。舌淡胖,苔薄,脉沉细。

3.肝肾阴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腰膝酸软,午后或夜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治法:补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熟地黄、炙黄芪、太子参、炒白芍、炒白术、当归、川芎、制首乌、茯苓、龙眼肉、枸杞、甘草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芪胶升白胶囊、十一味参芪片等。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黄芪建中汤加减。熟地、山萸肉、淮山药、炙黄芪、茯苓、干姜、淡附片、炒白术、红枣、炙甘草、饴糖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四神丸等。

治法: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生脉饮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芪、*参、麦冬、五味子、玉竹、北沙参、熟地、山萸肉、淮山药、旱莲草、丹皮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等。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可辨证选用静脉注射剂,如参麦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

(三)针灸疗法

针灸取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溪等穴,针用补法,且主穴加用温针灸,每次30分钟,15日为1疗程。

(四)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每天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患者必要时应戴口罩作自我保护,注意保暖,勿着凉,预防感冒,避免呼吸道感染,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口腔清洁,选用合适的漱口液,饭前、饭后、睡前、晨起漱口。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门的清洁,预防肛周脓肿。

2.饮食调护:注意饮食卫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多饮水,禁食生、冷、硬、刺激性食物。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拟定疗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一)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白细胞连续两次升高至4.0×109/L以上,证候积分值减少≥95%。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白细胞连续两次较治疗前升高50%以上,证候积分值减少≥70%。

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缓解,白细胞连续两次较治疗前升高30%以上,证候积分值减少≥30%。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者,疗效指数<30%。

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二)评价方法

根据附表中中医症状评分标准内容,在治疗前、治疗后由医生询问及检查患者的情况后填写门诊评分记录,根据轻重程度进行评分,判断为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声明:内容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