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医醋是寒性还是热性,以及中医说“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语言学家认为,东汉以后,醋之字义多为调味品。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醋的国家,公元前8世纪的西周已经有了醋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才开始大规模生产。南北朝时,著名的农业专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记载了米酢法等20多种制醋方法。现在山西等地的农村还保留了古老的酿醋方法。他们在称作“甕”的酿醋容器的靠近底端的壁上开一小孔,用塞子塞住,将醋料投入甕中,把高粱和醋饭混合而成的“醋浆”作为醋母,等发酵后,慢慢从甕上淋水,拔去孔上的竹塞,醋就酿成了。
2、醋在古代不仅是一种调味品,人们在治疗疾病时也常常使用。事实上,医学的早期状态与“酉”(即酒)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医的古字就为“醫”。《说文解字·酉部》言:“酒所以治病也。”作为由陈酒变化而来的醋,中医亦未忽略其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醋的种类,并在多处论述了醋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卷二十五》中写道:“(醋)释名:酢、醯、苦酒。陶弘景曰: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丹家又加余物,谓为华池,左味。”认为醋就是一种苦酒,越陈越好。又说“刘熙《释名》云:醋,措也。能措置食毒也。古方多用‘酢’字也”,又提出醋具有“解毒”作用。此外还提出“恭曰:醋有数种,有米醋、麦醋、曲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大枣、婴奠等诸杂果醋”,列出了醋的各种种类。而《本草纲目·卷四十五》中又文“散诸热,治胃气,理经脉,消食,以醋食之”。清代王士雄也在其《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述了醋相同的医学功效:“醋温。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介诸毒。陈久而味厚气香者良。”据考证,《伤寒论》中著名的方子“苦酒汤”中的“苦酒”就是古代的醋。苦酒汤由半夏、鸡蛋清、苦酒三味药组成,用来治疗“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的疾病,类似现在的重症咽炎。平常生活中如果喉咙痛,含一大口米醋,慢慢地咽下,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张仲景《伤寒论》中还有“猪胆汁方”,即用醋调和诸药以排宿便。
3、现代科学亦证实,醋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对保持人体健康及治疗高血压、皮肤病、感冒、脱发等有着特殊功效。不过食醋不是多多益善,过量服用会导致胃部不适,尤其是胃溃疡患者更要注意。
4、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独特的文化隐喻。相传,唐太宗李世民赏赐了大臣房玄龄两个美女,没想到房玄龄不敢接受,原来他夫人是有名的妒妇。皇上故意吓唬房夫人说,如果不同意丈夫纳妾,就赐她饮毒酒。房夫人是火爆脾气,夺过酒壶就喝,没想到却是一壶醋。我们现在常用“吃醋”来表达感情生活中的妒忌之情便是由此而来。此外,唐朝时还有将文人称作“措大”也作“醋大”的。据苏鹗《苏氏演义》言,此称谓来源有几种说法:“一云郑州东有醋沟,多士流所居,因谓之醋大。一云作此‘措’字,言其举措之疏,谓之措大。此二说恐未当。醋大者,或有抬肩拱臂,转攒眉蹙目,以为姿态,如人食酸醋之貌,故谓之醋大。大者,广也,长也。篆文大字,象人之形。”由此,读书人与醋的酸腐之味发生了想象的联接,“穷酸秀才”和“酸文假醋”的读书人形象深深地扎根于中国老百姓的文化心理当中。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