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完美产品十大危害?请不要逼自己完美!这5大危害,会让你的人生苦不堪言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完美产品十大危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完美产品十大危害的知识,包括请不要逼自己完美!这5大危害,会让你的人生苦不堪言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完美主义者的“心理亚健康”状态

完美主义者不仅对自己严格,也对他人有严格的要求。他们对成败的判断建立在自己设定的高标准上,总是希望能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好,希望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不断有进展,达到自己向往的水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成功必然会有失败,完美主义者经常会因为给自己制订的标准不切实际而无法完成目标。对完美主义者而言,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做得再好也是失败,所以往往伴随着严格的自我检讨和批评,从而导致烦恼、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

因此,完美主义与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有直接的联系。因为完美主义不仅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还会使这些问题的情况恶化。许多心理问题都和完美主义有关,比如焦虑症、抑郁症、拖延症、强迫症等。

李念就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一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李念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求完美无瑕。他也曾为自己的完美主义而沾沾自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完美主义给他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这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完美主义到底是好是坏。

李念专门找了各种资料,认真地学习什么是完美主义,他觉得自己应该属于适应不了的完美主义。李念的完美主义在工作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李念的工作理念就是全力以赴地完成业绩目标,因此他对下属严厉得有些不近人情。他管理的部门虽然业绩是最好的,但也是最辛苦的。一些业绩比较好的员工甚至因为忍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而选择了跳槽。

李念一直要求下属跟自己都要有完美的表现,所以经常带着部门的员工加班,使下属们怨声载道。但是李念就是无法忍受自己的部门落后,如果有一个月部门的业绩不是最好的,李念就会寝食难安。

李念在工作细节上也是极度的完美主义,比如员工年终考核时,他每次都会为了员工的评语纠结不已。他总想找出最合适的措辞,所以每到年底就要熬夜加班,冥思苦想员工的评语。但每次写完后,李念又觉得评语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他应该想出更精准的评语才行。

生活上,李念也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常常跟人发生冲突。他会因为家具摆放的位置跟老婆争论不休,也会因为去哪个餐厅聚餐和朋友商量半天没有结果。总之,他的生活已经被完美主义支配,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让他痛苦不堪。

完美主义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稳定的心理特征,想要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完美主义者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通过自我干预的方式克服完美主义倾向。

想要克服完美主义的负面影响可以尝试放弃对完美的偏执追求,只在对自己而言比较重要的事情上追求完美。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失败的概率,从而降低完美主义者的心理负担。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上坚持完美主义,就不必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也处处完美。

一个无法完成的高目标往往会演变成一种障碍。太高的目标并不能激发完美主义者的潜力,反而会导致完美主义者因为无从下手而止步不前。因此,制订理性的目标,或者略低于自己能力的目标,是治疗完美主义实用的方法之一。

以娱乐为目的的爱好就不会有“好”与“坏”的评判,即使是完美主义者也不用去担心目标、结果等功利性的东西。为了娱乐而娱乐是完美主义者最好的放松手段。

错误并不总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许多错误也有可能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比如科学家可能会因为错误的操作而发现新物质。所以当错误出现,不要急于自责、悔恨,说不定这个错误可以让你有一个新的思路。

澳大利亚著名临床心理学家萨拉·埃德尔曼在《改变你的想法》一书中写道:“完美主义的人不能简单地享受日常生活,因为他们的时间已经被担心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所占据。”可见,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的抗拒是他们主要的压力来源。他们之所以不断追求完美,就是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和碌碌无为,所以要将一切都完美化。完美的外貌、完美的爱人、完美的工作、完美的事业……总之,一切完美的事物都是完美主义者追求的。

在完美主义者眼里,只有好与不好、成功与失败两种极端的状态,并不存在“还可以”“差不多”之类的中间状态。所以,完美主义者更容易“失败”,因为绝对的完美注定是无法实现的。而失败会严重影响完美主义者的自我评价,在长期的自我否定下,完美主义者不免会产生焦虑、不安甚至内疚的压抑情绪。当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时,自然就会产生抑郁心理。

众多研究表明,抑郁与完美主义倾向存在正相关,完美主义的认知与行为是解释抑郁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完美主义者抑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研究表明,自尊是完美主义和抑郁的中间变量。完美主义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追求的完美是不易实现的,所以一旦出现失误和挫折,他们就会把自己的不足当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从而沦为低自尊者。而低自尊者不相信自我价值,对人际关系、社会过分敏感,是抑郁的原因之一。

完美主义者是用根本不存在的完美标准衡量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所以他们很容易产生压力。当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压力时,就容易产生不良认知,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时候社会支持即他人的关心、爱护或帮助可以缓解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压力。但不幸的是,完美主义者通常是低社会支持者,这也是他们更可能患有抑郁的原因之一。

何青就是一个因为完美主义而在抑郁边缘徘徊的人。

何青一直知道自己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但同时内心又很脆弱,可以说是很自卑的一个人。从小父母就喜欢把她跟邻居家的孩子相比。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何青的学习从来没有让父母操心过,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有的老师对她的印象都是“肯吃苦,爱学习”。

虽然何青一直是人人羡慕的学霸,但是何青并没有因此感到快乐。她发现人一旦渴望被认同,就会希望自己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大的压力。何青有时候也会察觉自己仿佛是在为“他人”而活,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在苦闷中,何青开始检讨自己,然而她的结论却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何青工作后,完美主义更明显地延伸到生活中,她总是不停地关注自己的仪态和衣着,很多衣服她买回来就觉得不合适,一次都没有穿出去过。她在与人交往时,也会控制不住地思索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语气、神态是不是合适,自己应该盯着对方的眼睛还是不看对方比较好。如果别人表现出一点儿不满,她就开始不停地反思自己,到最后否定自己。

这些琐碎的事情消耗了何青很多精力,她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在意这些细节,这让何青变得抑郁、焦虑、痛苦不堪。她的完美主义让自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何青因完美主义产生的自我否定是她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之一。虽然完美主义很难克服,但通过努力可以得到缓解。我们可以参考美国心理学家戴维·伯恩斯在其所著的《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一书中的做法。伯恩斯在书中诚恳地提出了“平凡一天”的挑战计划,劝有完美倾向的人暂且做一天“平凡人”。

作为“平凡人”,你不需要特别成功。尽管你很平凡,你还是可以从生活中获得满足感,这是你平常无法体验到的。如果你能继续做“平凡人”,你的满足感可能还会继续增加,最后升级为喜悦。

焦虑症:对失败的焦虑让你不堪重负

完美主义者习惯为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如果发现这些目标或任务可能无法顺利完成,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感。所以完美主义与焦虑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完美主义者在某些事情未完成时,对目标的担忧会让自己不断地思考或自我审视,一旦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什么事没法马上完成就会非常紧张,忧虑不安。如果因为自己而使事情出现差池,完美主义者就会变得更加忧心忡忡、焦虑不已。不仅如此,完美主义者跟别人合作时,倘若对方不按照他的满意标准来做,他也会觉得如坐针毡。

社交焦虑大概是完美主义者身上最常见的焦虑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完美主义者更在意自己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他们希望自己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完美,一切言谈举止都恰到好处。如果他们在社交场合中举止不当,做出让人尴尬的事情,或者别人注意到自己的紧张和其他不好的表现时,他们就会自责不已。

在下面的例子中,林皓就是一个有社交焦虑的人。

林皓是一家传媒公司的设计师,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文案策划画设计稿,基本不需要跟公司其他部门打交道。每周一的例会几乎是林皓在公司里唯一的社交活动,每次会上林皓都希望自己能有所建言。但每次会议开始之后,他坐在会议桌前就会变得十分焦虑。虽然林皓的设计水平在公司里算是顶尖的,但他总是担心自己在发言时无法完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还担心自己的紧张会被同事发现,让自己变得尴尬。

每次的周例会都让林皓感到煎熬。他希望表现自己,又担心自己出错,所以每次发言前他都会在脑海中一遍遍地练习如何让自己的观点更清晰地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林皓还经常把自己与其他同事进行比较,如果他觉得同事的发言更准确,更能解决问题,他就会一边责备自己表现得不好,一边反思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希望下次能表现得比较好。

林皓也比较害怕进入陌生场合。每次进入陌生的社交场合他都会脸红、出汗,甚至会因为焦躁不安而浑身发抖。深陷社交焦虑中的林皓一直逃避陌生场合,如果不得不身处陌生的环境中,他就会感受到焦虑的折磨。

林皓的社交焦虑症状就是由自己追求完美造成的。如果能改变自己完美主义的倾向可能会帮助他克服自己的社交焦虑。

那么,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引发的社交焦虑呢?

完美主义者在社交中会不自觉地对自己抱有偏见,总是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可以表现得更好。这些偏见带有消极的倾向,让完美主义者轻视自己的努力和社交能力,导致自己在社交活动中过度思考,出现焦虑症状,进而影响自己在社交中的表现。

完美主义者想要改变对自己消极的偏见,减少潜在的焦虑,可以试着倾听自己真实的想法,回顾自己在社交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平衡消极情绪。肯定自己的积极表现,改善自己的消极表现,焦虑的源头才会消失。

不要把社交的责任全部放在自己身上,要把交谈看作一种双向的交流,而不是单向的。只有和对方有来有往,谈话才能顺利地进行,所以谈话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把社交看成双方的责任有助于减轻压力,也有助于减轻焦虑感。

此外,想在社交中表现得更好,平时可以积累一些话题,既可以让自己在社交中加分,也可以避免双方无话可聊。

愤怒症:小瑕疵引发的无名“怒火”

“完美”是一种终极幻想,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那些追求极端完美主义的人注定会陷入失望之中。因为如果以完美主义的标准来看,任何事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个人、每种观念、每件事都不可能完美无瑕。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么不管怎么做,你都必将面临失败。

“病态”地追求完美容易演变为神经质人格,表现为个性敏感、焦躁易怒,面对所有事都紧张兮兮、操心过度,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所有的事物都十全十美,容易吹毛求疵、求全责备。

因为完美主义者追求十全十美,所以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所做的事上。即使不是十分重要的事,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产生很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如果这件事不能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完美主义者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

林佳就经常因为别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焦躁易怒。

林佳是一个创业公司的合伙人,主要负责新公司的业务开拓。她是一名优秀的业务员,每次谈业务她都坚持做到尽善尽美,直到让客户满意为止。创业初期公司的业务压力比较大,林佳在开拓业务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挫折,这时她的完美主义受到了挑战,她就会变得非常易怒,还喜欢乱发脾气。

有一次,在公司的例会上,林佳动员员工主动加班,一起帮公司度过创业的困难时期。她承诺等公司业绩提高了,会给大家补发奖金。但已经连续加班一个月的员工并不买账,虽然员工没有在例会上直接抗议,但是私底下却抱怨:“公司能坚持到哪天还不知道呢,拿什么给大家发奖金?”

林佳听到员工抱怨时非常生气,她觉得员工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加班是应该的,为什么要抱怨呢?林佳对这名员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因为这名员工的言辞不仅阻碍了全员加班目标的实现,还让她经历了管理上的挫折。

林佳不仅在工作上容易生气,在生活中也经常发脾气。比如孩子成绩不理想,她不关心孩子成绩退步的原因,只会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骂一顿。不满意老公做的家务她也要劈头盖脸地指责一番。

林佳仿佛随时会进入战斗状态,每天斗志昂扬,看什么都不顺眼。但她的愤怒情绪不仅让她的工作停滞不前,而且让家庭关系变得比较紧张。然而林佳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她觉得自己只是要求高了一点儿,为什么大家都不能理解她呢?

愤怒是人的正常情绪之一,一个人如果没有愤怒的情绪,反而是一种问题。但是像林佳那么焦躁易怒,就应该引起自己的反思了,因为这样的愤怒已超过正常水平,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自己变得易怒该如何改正呢?

完美主义者容易变得顽固和僵化,所以会在面对不完美时不能自控地发怒。当我们愤怒时,首先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审视当前的错误,并寻找解决办法。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分析出问题所在,对解决当前的问题会大有益处。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一个人只有不断成长才能无限接近理想中的自己。所以,不要揪着自己的缺点不放,而要在挫折中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不要浪费时间去担心自己不能完成的事,而应该把精力放在不得不做的事情上。

问一问自己,目前困扰你的那件事是否真的如此重要。这件事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是会影响你一天,还是未来一年你都会因此感到困扰?问过这些问题后,你会发现,让你困扰不堪的那件事也许没有那么重要,你需要做的只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大多数完美主义来源于恐惧,可以说对不完美的恐惧是使完美主义存在的主要原因。完美主义者会担心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出色,甚至担心自己做得不能像上次那样好。这样的恐惧会让个体的完美主义倾向变得越来越严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变得越来越发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完美主义者的恐惧。因为他们可以轻易地通过社交媒体看到别人的生活。

当你窝在家里无所事事时,别人可能正在国外某个美丽的小镇旅游;当你的孩子正在努力备战高考时,邻居家的孩子可能已经获得国际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当你辛辛苦苦减不掉一斤肉时,别人可能已经练出了美丽的天鹅颈……

你与别人的差距就是恐惧的来源。但是,你常常会忘了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喜欢撒谎,他们故意把自己的生活描绘得光鲜亮丽,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没有人有勇气将自己的真实生活全部告诉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烦恼,而大多数人只会选择向别人展示好的部分。

我们很少知道别人生活的真相。但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只看到表面上的东西,就会因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而感到羞愧。所以完美主义者在落差带来的恐惧中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比如努力计划一个自己负担不了的假期,或者让自己的孩子去读没必要的贵族学校。这些不理智的行为都是难以摆脱对缺憾的恐惧造成的。

任雪就是这样一个被恐惧绑架的完美主义主妇。

任雪是一个全职主妇,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她不得不辞去自己非常喜欢的营销工作,全心全意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因为社会上对家庭主妇的价值认同不高,大部分家庭主妇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任雪害怕自己也被当成免费保姆,所以在家庭生活中一直劳心劳力,每件事都想做到完美。

每天早上,任雪都会准备好营养丰富的早餐,提前把老公上班穿的衣服搭配好,送老公出门后,再收拾孩子弄乱的餐桌。

做了妈妈之后,任雪的生活主要就围绕着日渐长大的孩子展开,为了让挑食的孩子营养均衡,任雪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又美味的三餐上。她还会照顾孩子的审美,尽量把食材布置得精美,还会选择各种造型可爱的餐具,也会促使孩子们的食欲大增。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任雪不能接受自己的生活跟别人有太大的差距。比如看到邻居出国旅游,她就会冥思苦想安排一场花费不多,但是很有意义的旅行;看到同小区的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任雪也会跟老公商量要不要也给自家孩子报名……这样无限循环下去,任雪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她就是无法放弃自己的完美主义,因为放弃完美是她最恐惧的事情。

任雪已经被完美主义带来的恐惧所绑架,无法容忍自己跟别人之间的差距,而这只会让她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完美主义无法克服吗?并不是。我们想要克服自己的完美主义,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不可否认,完美主义可以帮助我们变得优秀,就像我们在游戏里创建一个看起来很完美的角色一样,这样的完美形式可以让我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但是这种完美是不真实的。而对完美主义者来说,完美的表象已经成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放弃它可能导致更大的恐惧。但是,保持不真实的完美会让我们精疲力尽,只有认识到完美主义也是一种问题,然后调整心态才能让自己从压力中释放出来。

一个人对完美的追求很有可能会变成自己设置的一种障碍,他会为自己的完美主义极力辩护,坚持认为如果不这样做,事情将无法完成。当个体有这种想法时就要开始做出改变了。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放低自己的要求,为转变自己的心态制订可行的方案。不要在改变时追求一蹴而就,循序渐进才是可行的。

强迫症:执着于细节的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是一种做事十分注意细节、追求完美无瑕的个性特征。心理学家将完美主义划分为适应性和非适应性两大类。

适应性完美主义者会为自己设置合理的目标,然后通过努力不断完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他们也能较好地适应,可以做到理性思考、正确面对。完美主义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自我提升的动力。

但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常常会为自己设置过高的、僵化的目标,而且常常将注意力集中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会对小小的挫折过度关注。完美主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十分痛苦的负担。

下面这个案例中的刘杰就是一个典型的“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

刘杰是一个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的年轻人。在学生时代,他对自己的要求就非常严格,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善尽美。上大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系里名列前茅,导师对他赞许有加,说他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大学毕业后,刘杰进入一家五百强企业工作。为了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他对待工作更是一丝不苟。领导让他撰写一份文档,他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设计格式:挑选什么字体、使用什么配色、加入什么装饰花边……这些细节都让他费尽心思,也因此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等到开始撰写正文的时候,他才发现时间有些来不及。

为了避免引起领导的不满,刘杰急急忙忙地写完正文交上去,领导对他的工作成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刘杰知道这份文档并不完美,他的脑海中开始一遍遍地闪现那些不完善的地方和一些细节上的疏漏之处。这样的强迫式回想让他感到十分痛苦和烦恼,也让他感到非常紧张,总觉得领导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会对自己严加斥责。

“别想了,别想了!”刘杰苦恼极了,他用拳头轻轻捶着自己的额头,想把那些恼人的细节赶出大脑。可越是这么做,那些念头就越是根深蒂固,让他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好好做事……

因为适应能力较差,在刘杰这类完美主义者身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他们对自己极为严苛,容不得任何一个不符合“标准”的细节存在。当脑海中出现“这里我没做好”的念头时,他们就会对这种情况过度重视,并想靠自己的主观意志来消除和控制它,结果却导致这些思维内容频繁地出现,这使他们陷入了强迫思维的恶性循环。

当然,完美主义并不等于强迫症。前者属于个性特质,后者则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心理学家确实发现,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容易患上强迫症,并会引发很多不良后果。

比如为了避免细节失误,这类人会出现“强迫回忆”的问题,脑海中会像放电影一样反复出现之前做过的细节,而且很难摆脱。

他们还会出现“强迫检查”的问题,会一遍遍地检查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让自己心力交瘁、十分痛苦。

他们也会出现“强迫询问”的问题,会不停地追问别人一些细节问题,难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完美主义引发的强迫症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会让患者的职业功能、婚姻功能、父母职能受损,还会引发自我封闭、妄想等严重的后果。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开始像刘杰那样,总是执着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的时候,就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强迫症。

为此,你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过度关注细节是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身上的一大问题。相对于其他人,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错放在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上,但对于重要问题、整体问题、全局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常常会导致做事的结果“不够完美”,而这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发恶性循环。

所以这类人一定要避免让自己成为细节的“奴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二八定律”提醒自己,也就是要把80%的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放在整体和大局问题上,只将2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完善不太重要的细节问题。

唯有摆脱了细节的禁锢,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把事情做得更加出色、到位。

万事万物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瑕疵和纰漏是必然存在的,你应当学会接受这一点。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做某件事情时出现了一些小纰漏,但并不影响最终的结果,那么你可以提醒自己注意这个问题,然后对自己说:“事已至此,我再多想也不会改变什么。等下次做事时我一定会注意完善,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你可以试着用这句话安慰自己,使自己能够把强迫性的念头驱逐出脑海,让自己不再反反复复地回想那些纰漏、缺憾,这样心理压力也会大大减轻。

第三,试着去“中和”脑海中的强迫思维。

强迫思维是强迫症的一个主要表现,那些强迫性的念头常常会以刻板的形式扰乱你的思维,让你感到十分痛苦。这时候,如果努力加以抑制,常常会出现反效果。你会发现这种念头出现的频率更高了,会有“无法自控”的体验,还会引发烦躁、焦虑等情绪。

在这时你应当注意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以改善情绪、消除心理压力。然后试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同时淡化自己的强迫思维,要学会顺其自然,不要特别关注它的存在。

慢慢地,你会发现那个念头逐渐消失了,而你也会获得一种强烈的快感,因为你成功地战胜了强迫思维。

除了自我心理调适以外,你还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已经出现明显强迫症状的完美主义者来说,这一点十分重要。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磨炼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以便从根本上克服完美主义强迫症,让心灵恢复自由的状态。

进食障碍:过度追求完美身材的噩梦

进食障碍在女性群体中比较常见,现代社会常把身材苗条作为女性自信、美丽的代表,加上媒体大力宣传以瘦为美,鼓吹极致身材的吸引力,导致那些追求完美、幻想极致身材的女性盲目地减肥。为了尽快拥有好身材,大多数女性会选择节食的方法,这也是她们患上进食障碍的主要原因。

可见进食障碍往往是过度追求完美身材导致的,因此与完美主义息息相关。完美主义者的完美体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她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关注饮食和身材上,因此患进食障碍的概率比非完美主义者大得多。

进食障碍主要分为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两者共同的表现是恐惧发胖,但厌食症患者一般体重过低,贪食症患者一般体重偏高。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种:

1.神经性厌食主要表现为主动拒食或过分节食,导致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体象障碍及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2.神经性贪食主要表现为发作性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和行为,一般在短时间摄入大量食物,进食时常避开人,在公共场合会尽量控制。

如果一个人患有进食障碍,其完美主义倾向可能主要表现在控制饮食、身材和体重等方面。患有厌食症的林陌就是一个典型。

林陌是一个外表靓丽的女孩,从小到大她对自己的容貌和身材一直都比较自信。工作后,林陌发现女同事们都痴迷减肥,有的一天只吃一顿饭,有的吃专门的减肥餐,还有的同事建议她也一起加入。林陌原本不以为意,因为她对自己的身材比较自信,觉得自己的体重一直维持在一个健康的范围。但有一次公司组织体检,林陌才发现自己在女同事中居然算偏胖的。她觉得自己必须开始减肥了。

林陌下定决心后,在控制体重和饮食方面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计划表。比如一天最多摄入1200卡路里,一个星期只能喝一次奶茶,不吃任何会让人发胖的甜食。因为林陌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她一直严格按照自己的减肥计划表进行,因为如果她打破了其中一条规定,她就会觉得自己破坏了减肥计划,一切都得从头再来。

由于过度节食,林陌慢慢开始出现厌食症的症状,常常会恶心、呕吐,即使有饥饿感也强迫自己不进食。虽然林陌的体重明显下降,但是林陌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因为厌食症对她的身体伤害很大,她变得畏寒怕冷,还出现昏厥的情况。

后来,林陌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一次昏厥后,家人把她送到了医院。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林陌调整了自己的错误认知,渐渐地恢复食欲,并保证再也不盲目地减肥了。

上述案例中,林陌之所以患上厌食症跟她对完美身材的追求是分不开的。厌食症虽然发病率低,但危害很多,往往会导致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还会引起心理的病变,重症者甚至会死亡。

有厌食倾向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节,而厌食症患者应尽早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发现自己食欲不振,要先分析原因,再对症下药。如果厌食是压力导致的,比如近期的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好好吃饭,所以对食物丧失兴趣,那么一定要给自己争取一段假期,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如果是生活不顺利,导致心情抑郁,没有食欲,那么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精力投入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中,以免产生厌食情绪。

大多数的厌食症是由不规律的减肥造成的。很多女性想保持好身材,经常拒绝进食,或者吃一些减肥药引发副作用,都有可能导致厌食。这时要先从自己喜欢的食物开始,重新引发自己对食物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好好地享受一番,无形中就可以缓解厌食的症状。

家庭治疗适用于发病较早、病期较短的患者。家庭治疗的工作需要发动家庭的健康力量,将患者的进食障碍问题转化为家庭关系问题,改变家庭模式,最终改善进食障碍症状。

如果厌食症确实到了比较糟糕的情况,建议去求助医生,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

病态自恋:沉浸在自我迷恋的幻觉中

自恋是指自我崇拜并过分关心自己的完美的一种心理状态。正常程度的自恋一直被视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直到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才承认自恋也是一种病理性障碍,即自恋型人格障碍。

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为了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认可、关注、赞扬等,会不断地创造更高的成就、更多的成功。这和完美主义者的追求是相似的,对完美主义者来说他每完成一件事就必须开始下一个目标,以得到新的成功和肯定,因为只有不停地提高要求和标准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尊。

《自恋:面具背后》的作者戴维·托马斯指出,自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缺乏心理认知。可见病理性自恋不只是自我膨胀那么简单,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及以上症状:

2.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7.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9.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对自己的痴迷,也来源于对他人成就的恐惧,所以他们无法停止对名利的追逐。

戚雯就是这样一个病态自恋的人。

戚雯在大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了继续深造,她选择了考研。那些没有考研的同学都开始积极地找工作,很多人都拿到了满意的录取通知。戚雯看到同学们都热闹地讨论自己的工作,做什么职位,而她却因为考研错过了不少招聘会,为此她有些后悔,怀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

戚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也是一个自恋的人。在她的观念里,不优秀的人活着也没有意义。如果一件事自己做得不如别人好,她就会感到痛不欲生。所以戚雯一直无法安心地休息、放松,她相信自己凭借能力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获得更高的成就。而当她确实获得了一些成就时,她就会想方设法地继续保持之前的成就,甚至做得更好。

可是当戚雯遇到挫折时,她又会很快地想要放弃,想要逃离。比如这次,戚雯就觉得自己很没用,但是她又无法主动找人哭诉,所以只能一边担心自己的考研成绩,一边嫉妒那些找到工作的同学。

戚雯就是完美主义导致的病态自恋。病态的自恋可能会导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破裂,因为极端自恋的人往往敏感、脆弱,在与人交往时会产生不安全感,甚至产生羞耻倾向。

如何才能克服病态的自恋心理呢?

自恋型人格障碍最主要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要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必须把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罗列出来,然后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监督者,一旦你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便给予提示或警告,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才会慢慢消除。

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来说,只抛弃自我中心观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比如别人生病时及时送出问候,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如果能够在生活中学会付出对他人的爱,病态的自恋心理也会减轻。

睡眠障碍:为什么完美主义者更容易失眠

据调查显示,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生活压力下,很多人都患有睡眠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甚至高达30%。

睡眠障碍指的是睡眠量不正常、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还有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出现睡眠障碍的人大多性格严谨,而且有完美主义的特质。因为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容易在遇到挫折时耿耿于怀,所以失眠的概率相对较高。

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有以下两点:

睡眠量不正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经常出现短时间(一般不到15分钟)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

指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梦游、梦呓(说梦话)、夜惊、梦魇、磨牙、不自主地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地跳动等。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而是多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例如,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磨牙或肢体不自主地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

睡眠障碍在人群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失眠。许枫就是一个深受失眠困扰的人。

最近半年的时间,许枫一直被失眠困扰,尤其是最近半个月,他几乎每天都失眠。他是一家外贸企业的业务经理,因为行业不景气,他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经常遇到客户不理睬、不回复的情况。巨大的工作压力是导致他失眠的罪魁祸首。

许枫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外贸行业景气时,他一直是公司业绩最好的业务员,所以很快就升任了业务经理。但是现在外贸行业不好做,部门的业绩很差,这让许枫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最近由于一个项目没有明显的进展,他每天焦躁不安,失眠症状也变得严重起来。

许枫每天晚上都很难入睡,而且睡眠比较浅,一点儿动静就会把他吵醒。醒来后,他就睡不着了。由于长期失眠,许枫白天的时候经常精神不振、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也变慢了。失眠还让许枫的免疫力下降,经常小病不断。

许枫的这种症状本应该及时就医,但是他无法忍受自己因病耽误工作,因此一直拖着。直到公司领导发现了他的异样,强制批了他的病假,许枫才去寻求专业治疗。

许枫的失眠是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导致的。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对于人体必不可少,长期失眠会使个体免疫力下降,健康受损。所以,当失眠经常出现时我们要提高警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睡眠的状况。

睡眠是人体的正常生理需求,如果个体能够自然地感受到困意就很容易入睡。相反,如果个体太在意入睡困难,反而不容易入睡。因此,想要改善睡眠的状况,就不要把能否睡着太当回事,停止睡前的胡思乱想,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当你不去刻意控制情绪和思维时,也许反倒能自然地入睡。

睡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不要喝一些有兴奋作用的功能饮料。另外,不要在睡前看一些情节跌宕起伏的影视作品和小说等,否则容易让大脑皮层过于兴奋,影响睡眠质量。

饮食不良也容易引发失眠,所以平时要注意饮食,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最好保持饮食清淡,这样就不容易引发失眠的情况。

很多人晚上熬夜时会借助浓茶或咖啡来提神,这样虽然能起到提神的作用,但长此以往会扰乱人的生物钟。所以尽量避免熬夜,睡前不要喝浓茶、咖啡等一些具有兴奋作用的饮料。

负面效应:无法满足的期望与标准终将压垮你

在完美主义者眼里,完美是无法超越的准确或优越。完美主义者的高标准、高要求原本是积极的追求,但由于完美主义者容易在失败时进行自我批评,所以当挫折、困难、不完美一起袭来时,完美主义者就很容易抑郁。

有调查表明,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力求完美的人面临的风险更大。因为当完美主义者对高目标的追求太过执着,而目标又无法完成时,他们就会变得情绪低落,这也会导致一些消极情绪的产生,比如拖延、逃避,甚至有轻生的倾向。

李玟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和抑郁症患者。

李玟是一个极度追求完美的人,她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都想做到完美无瑕。而一旦她的目标没能实现,她就会感到伤心、低落和无助。因为一直想要获得最好的结果,李玟做每件事都要计划很久,所以性格上也有些优柔寡断。

李玟非常聪明,大学毕业后顺利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为了像本科一样取得优异的成绩,李玟在攻读研究生时十分用功,不仅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还总想把作业做到最完美。但是研究生的课业比本科复杂,同学们也都比较优秀,李玟的作业虽然完成得很好,但她并不是本专业最优秀的学生。没能做到完美,一直让李玟耿耿于怀。

毕业前夕,李玟开始专心研究自己的毕业论文,发誓要做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因为如果无法撰写出一个完美的方案,就无法完成一个完美的课题;无法完成一个完美的课题,就无法完成一篇完美的论文,她的终极目标就实现不了。

结果,由于李玟对完美的极端要求,反而让她开始拖延起来。每当她打开电脑准备撰写自己的方案时,她就会发现自己大脑一片空白。因为她也不知道完美的方案应该是什么样的。于是李玟变得沮丧起来,她觉得自己也许永远无法写出一篇完美的论文,她也无法成为本专业最优秀的学生。

渐渐地,李玟变得郁郁寡欢,她开始深居简出,不再见任何朋友,也变得没有食欲。论文的拖延甚至让李玟产生了自杀的倾向,还是好朋友发现了她异样,开解了她一番,才让她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是李玟仍深陷抑郁的情绪之中,不知如何排解。

李玟是典型的完美主义导致的抑郁症。而完美主义者越抑郁,越会因为没能实现目标而沮丧。这样一来就更容易陷入完美主义与抑郁症的恶性循环中。

完美主义是抑郁的一个重要因素,完美主义者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也与抑郁有着密切的关系。完美主义者应对内部和外部压力的方法、手段或策略,会直接影响完美主义者的心理。所以,想要克服完美主义导致的抑郁情绪,就要调整好自己面对挫折时的心态。

当完美主义者不能很好地处理压力时,就容易产生不良认知,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能够减少因完美主义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向身边亲近的人倾诉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能够释放个体的情绪,把坏情绪赶走。当我们把消极的情绪宣泄出来时,心理负担肯定会大大减轻。

要多给自己信心,因为足够的信心能够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未完成的目标上,注意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优势,在失败时多分析具体原因,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一味地自我批评。拥有了信心就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克服自己的自卑情绪,从而更好地克服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通常喜欢封闭自己,不喜欢社交活动,这样会让自己一直处于低落的情绪之中。想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强迫自己多参与社交活动,从朋友、亲人的安慰中获得温暖。人际交往可以让自己的负面情绪被外部环境化解,让自己的情绪重新变得积极起来。

小测试:在你身上存在哪些心理亚健康问题

心理亚健康是指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中间状态。由于压力源和压力强弱不同、个人心理素质差异以及对压力主观评价的区别,每个人心理亚健康的轻重表现也不同。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涉及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可以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该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人群。因版权问题,本书不提供该量表,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测查,或到相关专业医院咨询。

关于完美产品十大危害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