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保健第一要穴足三里,你真的取对了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人们最熟悉的保健穴位,有理脾胃、调气血、提升免疫力的作用,被称为保健第一要穴,俗话说"长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但这只老母鸡你真的吃对了吗?我随机搜索了一下,发现网络对足三里的取穴也是略有差异,旁开有用食指,中指,也有拇指。
《黄帝内经素问·针解》: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足即下肢,三里即三寸,穴在膝下3寸,故名足三里。也有部分学者理解为理上、理中、理下。胃在肚腹的上部,胃胀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用力;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垂直用力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疼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这样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虽然缺乏循证医学根据,也可作为日常保健手法参考使用,但手法用对了,穴位不准确会不会影响效果?
足三里取穴的文献记载
《类经)日:“极重按之,则趺上动脉止。”《铜人》:在膝下三寸,外廉两筋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所言:“三里,为合土。在膝下三寸,腑骨外廉两筋间,以大指次指圈其膝盖,中指尽处是穴。”《灵枢·本输》篇日:“下陵,膝下三寸所亍骨外三里也。”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足三里取穴在纵向上定位是一致的;而横向定位却有差异。
总结古代文献对足三里取穴主要有两个部位:一、膝下三寸,胫骨外侧缘处;二、膝下三寸,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的凹陷。取穴方式有两种:垂足取和翘足取。
对于足三里的定位先后两个国家标准中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分别是“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而犊鼻的定位是:屈膝,在膝部,骸骨与骸韧带外侧凹陷中);二者孰是孰非?
首先是体位,屈膝?膝关节由伸膝位向屈膝位改变时,犊鼻穴会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犊鼻穴至解溪穴的距离延长,而不同的屈膝角度会不会影响纵向的取穴?
足三里的现代研究
经络穴位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点,而是与脏腑,气血的循环有密切联系的立体结构。腧穴除了有时间动态性以外,还有立体的空间形态。腧穴的空间动态性,具体表现在方向性和层次性上,也就是针刺或者推拿穴位过程中,由于针刺或按摩手法方向和深度的不同而有出不同的气血运动形式,不同的治疗效果,当然腧穴和经脉的体表动态性仍需要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据证明。
现代解剖结果和973课题组临床研究结果都支持足三里可能是位于犊鼻下三寸自胫骨外侧缘到趾长伸肌内侧之间的一条状区域。
“大多数穴位,理论上标定的位置都只是大略的位置。而每个人由于先天结构的差异、年龄、性别、形体、肌肉丰满与否、脊椎与关节是否受损与退变的不同,许多穴位的具体位置都各有其个性。”国医大师程莘农也指出:“古代虽给出了骨度折量、指寸定位、简便取穴等腧穴定位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粗略的经验定位,并不能完全定准穴位。”所以,我们只有不完全居于所设定的分寸,才能获得更准确的定位。
我国973课题组的“针刺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等四个特定穴组的总有效率为92.24%,而以足三里水平旁开等四个非经非穴点组的有效率为57.62%,所以,横向的取穴并非哪种对或者错,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标准取穴附近,大多存在着一个“按之应手”酸胀感明显的点,而这个点可能才是最有效果的足三里穴。
1.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
2.京喜.腧穴动态性与“取穴求真”理念临床意义探讨.
3.凌建维.关于足三里穴定位的思考.
4.马婷婷.针刺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