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茶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茶竟有这些功效,清代医家如是说)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茶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和茶竟有这些功效,清代医家如是说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茶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以及茶竟有这些功效,清代医家如是说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清代医家对茶功效的认识

2、现代研究显示,茶中多种成分能提神、助消化,亦有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降血压、消炎、抗病毒、抗过敏、抗癌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

3、历代中医医家已认识到茶的多种药用功能。至清代,因制茶工艺的发展,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六大茶类体系逐渐形成,各类茶品治病范围也随之扩大。一起来看看,清代医学家对茶的药用功能的认识吧。

4、纳入《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子部类书籍15部、《中国基本古籍电子版》书籍54部、《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书籍27部及《中国中医古籍总目》30部。按照中医图书的分类方法,本草书有14部,医书有61部,方书有11部,养生书有4部,茶书有8部及方志书28部,共126部。

5、总结上述文献中以茶治疗各种疾病的医案、病例记录,分析清代的医家、养生家、茶学家对茶药用功能的认识。

6、通过对上述古代文献的分析,发现清代本草医家、养生家普遍认同茶味甘苦、性微寒、无毒。清代医家不但注意到茶的品种及炮制对其性味的影响,亦按其性味的变化而治疗不同的疾病。

7、《本草纲目拾遗》称雨前茶“清六经火”,而六安茶“清骨髓中浮热,陈久者良”;《台海使槎录》载:“水沙连茶在深山中,……性极寒,疗热症最效”;《本经逢原》载:“凡茶皆能降火”,又言“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者曰建茶,专于辟瘴”,茶具有清热邪、解热毒的作用;费伯雄《食鉴本草》载:“气清能解山岚障疠之气”。

8、茶祛眠醒睡的功能很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清代本草书籍亦多记载。如《本经逢原》《致富奇书广集》载:“令人少睡,有力悦志”;《药性通考》载:茶“除烦渴,……醒昏睡”;《艺林彚考》载:“饮邪饮之令人少睡”;《随息居饮食谱》载:“清化心神,醒睡除烦”;《食物本草会纂》又载:“使人不睡”。

9、除醒睡外,茶叶亦能提神助思,《本草纲目拾遗》称:雨前茶“补元气,益心神,通七窍”,茶能“清神和胃”;《本草备要》称:茶能“泻热,清神”;《瓯江逸志》曰:“雁山茶,……除烦恼,却昏散”。

10、茶能清利头目,《本经逢原》载:“凡茶皆能降火,清头目”;张澍《蜀典》载:“峡川石上紫花芽,主治头痛”;《药性通考》载:茶“清头目”;《本草求真》载:“头目不清,……服之皆能有效”。《续茶经》及《佩文斋广群芳谱》都载一则隋文帝“梦神人易其脑骨,自尔脑痛”,后遇一僧人予以茗草,煮饮而愈,以说明茶清利头目的功能。

11、《本草纲目拾遗》称:雨前茶“明目”;《随息居饮食谱》亦载:“肃肺胃,明目解渴”。由于茶能降火下气,用治于内热,或疠气伤眼之病,清代医家常以茶入药,或以茶调服下的方式,以下火明目。如吴谦的《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内共有14方以茶调或茶叶入药的组方。

12、《本草求真》载:茶“一切吐血便血,衄血血痢,……服之皆能有效”。清代医家常以茶治痢,有以单味茶或配其他药物同服,如《本草纲目拾遗》载:龙脊茶“除瘴解毒,治赤白痢”。

13、茶能成为日常的饮料,因其有良好的解渴功能,其性凉,亦能消暑,如《本经逢原》载:“消食止渴,无出其右,合醋治伤暑泄利”;《本草再新》载:“治肝胆之浮热,泻肺胃之虚火,生津止渴”。养生家亦载其解渴功能,如《食物本草会纂》载:“能止渴,生精液”。一些方志类书籍,如《广东新语》载:“潮阳有凤山茶,可以清膈消暑,亦名黄茶”;《诸罗县志》载:“水沙连内山茶甚伙,……能却暑消胀”。

14、《本草纲目拾遗》对各种茶品的消食功能作了详细描述,称雨前茶“以其味甘益土,消而不峻,以其得先春之气,消宿食,下气去噫气”;而安化茶能“下膈气,消滞,去寒”;武夷茶“最消食下气”;松萝茶更“专于化食,……消积滞油腻,消火下气除痰”。《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了《秋灯丛话》一商人,善食猪首等肥腻之品而身体无恙,因“食后,必满饮松萝数瓯”。

15、普洱茶则能“醒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普洱茶性温,“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故赵学敏称普洱茶“能治百病”。《本草从新》《药性通考》《本草害利》均载茶“下气消食”。《本草求真》载:茶“凡一切食积不化,……服之皆能有效”。《老老恒言》记载:“保生集要化痰消食”。《食物本草会纂》又载:“去积滞秽恶”。

16、《致富奇书广集》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药性通考》载:“多饮消脂,最能去油”;《食鉴本草》载:“多饮去人脂”。而《老老恒言》主张饭后饮茶,曰“茶能解渴,亦能致渴。荡涤精液居耳,……惟饭后饮之,可解肥浓”。

17、茶是否能用于解酒,医家有不同的看法。《本草纲目拾遗》认为,“普洱茶膏,醒酒,……功力尤大”,而武夷茶“醒脾解酒”。医家注意到酒后饮茶不当,亦会致病。《食物本草会纂》载:“茗,……醉饱后,饮数杯最宜”;同时亦载:“大渴及酒后饮茶,水入肾经,令人腰脚膀胱冷痛,兼患水肿挛痹诸疾。大抵饮茶宜热宜少,不饮尤佳,空腹最忌之”。

18、疗疮瘘疹《本草纲目拾遗》描述了烂茶叶的功用,曰“此乃泡过残茶,积存瓷罐内,如若干燥,以残茶汁添入,愈久愈妙。治无名肿毒、犬咬及火烧成疮,俱效如神。捣烂似泥敷之,干则以茶汁润湿,抹去再换,敷五、六次痊愈”。《梁氏集验》以松萝茶治“顽疮不收口,或触秽不收口”“上好松萝茶一撮,先水漱口,将茶叶嚼烂”,又以“五倍子炒,松萝茶各五钱,研末”;而台湾的水沙连茶,由于“性极寒,疗热症最效,能发痘”。《片刻余闲集》亦载:“彰化县水沙连社产土茶,……惟小儿痘疹不出,用之神效”。

19、茶既能止痢,亦能止血。《本草求真》载:茶能治“一切吐血便血,衄血血痢,……服之皆能有效”。对于血症,以治下血的临床病例较多,《本经逢原》载:“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

20、《本草求真》载:茶“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服之皆能有效”;《药性通考》及《本草从新》载:茶“利大小便”;《本草害利》载:茶“利小便”。《本草纲目拾遗》以松萝茶利大便为佳,曰“用松萝茶叶三钱,米白糖半钟,先煎滚,入水碗半”,以治“病后大便不通”。

21、茶常用于祛痰,无论是咳嗽痰多,或因痰热盛以致各种病症,都能发挥作用。《本经逢原》载:“《本经》曰:去痰热止渴”,又称“降火消痰,开郁利气,下行之功最速,……一味浓煎治风痰”;吴仪洛《本草从新》及刘汉基《药性通考》均载:茶“去痰热”。《本草纲目拾遗》称:茶可“涤痰清肺”。

22、《食鉴本草》载:茶能“漱口固齿”。张英《饭后十二合说》曰:茶“涤齿颊”。在临床用药上,茶常常用于外洗,用于治牙疳、牙痛等病症。

23、钱希白《南部新书》中记载了一个僧人饮茶长寿的故事,清代不少书籍都引述过。

24、王汝璧《偕芍坡绣以游赵州柏林寺用昌黎山石韵》曰:“柏林老佛去已久,茶香尚可疗朝饥”。而《本草纲目拾遗》载粤志曰:“东莞人以脂麻薯油,杂茶叶煮煎而成,……疗饥”。

25、中国医药史上,茶用于治病已有很长的历史。茶能解毒初见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在还没有茶药用的文字记载之前,茶早已作为治疗之用,口耳相传。随着人们在食用茶的过程中经验的积累,茶成了日常的饮料,亦广泛地用于治疗疾病。清代医家及养生家对茶的性味归经的认识加深,亦对茶的治病功能有了更多的了解。

关于茶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和茶竟有这些功效,清代医家如是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