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锁阳的功效与作用淫羊藿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每周一药之淫羊藿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传说在南北朝时期,一位老羊倌发现一件怪事:有种生长在树林灌木丛中的怪草,叶青,状似杏叶,一根数茎,高达一、二尺,公羊啃吃以后,阴茎极易勃起,与母羊交配次数也明显增多,而且阳具长时间坚挺不痿。
2、一天,当时著名的医药家陶弘景在采药途中遇到了老羊倌,听他这么一说,陶弘景顿时来了兴趣。行医多年的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就是一味还没被发掘的补肾良药。
3、于是,他虚心向羊倌实地请教,又经过反复验证,果然证实这野草的强阳作用不同凡响。后将此药载入药典,记载道:“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4、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5、本品为原植物干燥茎叶。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为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呈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表面为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6、本品呈丝片状。上表面绿色、黄绿色或浅黄色,下表面灰绿色,网脉明显,中脉及细脉凸出,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近革质。
7、本品呈不规则碎段状,叶片为暗灰绿色,叶上表面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叶柄碎片为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8、本品呈不规则的段状。茎呈圆柱形,表面为黄褐色,有明显纵沟纹。叶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先端钝平或微缺,全缘。蒴果呈圆锥形,内含多数细小种子。气微,味微酸。
9、【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10、【功能与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11、《本草备要》:辛香甘温,入肝肾,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治绝阳不兴,绝阴不产,冷风劳气,四肢不仁。
12、《本草便读》:有助阳补火之功,辛味独专,甘香并至。治肾弱肝虚等疾;寒淫所胜、痹痿咸宜。淫羊藿一名仙灵脾,其叶似豆藿,羊食之则喜淫。辛温之性,峻补命门之火,故凡下焦一切风寒湿痹之病,皆可治之。
13、《本草乘雅半偈》:主阴痿绝阳,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14、《本草崇原》:气味辛寒,无毒。主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15、《本草蒙筌》:却老景昏耄,除中年健忘。益骨坚筋,增力强志。
16、《本草求真》:诸书皆载能治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且能治冷风劳气、四肢麻木不仁、腰膝无力。
17、《本草易读》:强健筋骨,除关节拘挛之急,驱逐风寒,疗皮肤麻木之痹。
18、《本草择要纲目》:益精气,补筋骨,疗四肢不仁,驱一切冷风,乃手足阳明三焦命门之药也,真阳不足者宜之。
19、《滇南本草》:淫羊藿,味微辛,性微温。入肝肾二经,兴阳治痿,强筋骨。
20、《名医别录》:无毒,主坚筋骨,消瘰,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
21、《冯氏锦囊秘录》:又名仙灵脾,又名弃杖草。本得金土之气,而上感天之阳气,故其味辛甘,其气温而无毒。入手厥阴,为补命门之要药,亦入足少阴、厥阴。辛以润肾,甘温益阳气,故主阴痿绝阳。
22、《本草备要》:去枝,羊脂拌炒。山药为使。得酒良。
23、《本草撮要》:得无灰酒浸治偏风皮肤不仁。
24、《本草经解》:淫羊藿浸酒,治偏风不遂、水涸腰痛;同五味、覆盆丸,治三焦咳嗽;专为末泡汤漱,治牙痛。
25、《本草易读》:皮肤麻木浸酒常服;阳痿,腰膝冷,同上;病后青盲,日近者,同豆豉服;痘疮入目,同灵仙末服;牙虚痛,粗末煎漱大效;三焦咳,腹满不食,气不顺,同覆盆、五味丸服。
26、《得配本草》:得酒良。薯蓣、紫芝为之使。得覆盆、五味,治三焦冷嗽;配威灵仙,治痘疹入目;君生姜、茶叶,治气胀不食;浸无灰酒,治偏风不仁。
27、《本草便读》:惟阴虚阳胜者;不宜服耳。此药仅助火益阳,虽能补命门,然香燥之品,极易伤阴,较巴戟苁蓉过之。
28、《本草害利》:虚阳易举,梦遗不止,溺赤口干者并忌。若误服之,则病强中淋浊之患。
29、《得配本草》:巴戟、锁阳、仙茅、淫羊藿,均须生地汁浸透,焙干用,再重用滋阴之剂,以制其热,庶无阳旺阴亏之患。今人动以此为种子良方,服之者多致阳亢阴竭,精液干涸,反受其害,则惑之甚者也。
30、《本草求真》:至云久服无子,恐其阳旺多欲,精气耗散,无他故也。
31、《雷公炮制药性解》:仙灵脾入肾,而主绝阳等证,其为补也明甚,乃继之曰久服无子,毋及惑乎?不知此剂专助相火,令人淫欲不休,欲太甚则精气耗。经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且命门之火,乘水之衰,挟土来克,生之不保,其能嗣耶。
32、→饮片辨识解析来源为2015版中国药典
33、→图片版权:淡竹叶图来自柏荷堂,淫羊藿图来自百度图库,大青叶图来自搜狐网,马齿苋图来自慧聪网。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