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麻黄的别名的问题,以及和解表药之麻黄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麻黄的别名又叫草麻黄、田麻黄、中麻黄、朱心麻。
麻黄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或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其根也可入药)。主要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四川等地。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密炙或捣绒用。
1.草麻黄:药材呈细长圆柱形,分支少,直径为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饮片切成1-3cm短枝,外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唯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上部裂片2枚,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缘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而苦。
2.中麻黄:多分支,直径1.5-3mm。表面有粗糙感。节间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枚(稀2枚),顶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余似草麻黄。
:较多分枝,直径1-1.5mm。表面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枚(稀有3枚),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顶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余似草麻黄。
临床上使用的麻黄饮片大多为统装货。切成短枝,或密炙。以外表色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色变枯黄、脱节者不供药用。
1.5-10g,入汤剂。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炙用、捣绒后作用平缓。
该品含麻黄碱及挥发油,含量因品种产地不同而差异较大。古人麻黄去节,但据现代研究,节仅占全草3%,麻黄节生物碱的含量是节间部分的1/3,故今用多不去节。
置阴凉干燥处,装入密闭容器中。
一、临床上最常用的辛温发汗药,除散寒解表力较强,还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表证已解,但任有喘咳,需继续用麻黄治疗的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效果较好。用麻黄治疗喘咳,宜配伍杏仁。麻黄宣通肺气,杏仁降气化痰,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属热性咳嗽(喘)见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可加用生石膏、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常用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
二、麻黄还可以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治疗水肿,或从汗解,或从二便解,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文献记载,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肾炎水肿,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尚有“破坚积聚”的作用,阳和汤就是麻黄、熟地黄同用以消散阴疽、痰核、流注结块的最好例子,麻黄得熟地黄则通络而不发表,熟地黄得麻黄则补血而不腻膈,根据这些经验,用麻黄、熟地黄、白芥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穿山甲等随证加减,治疗肢端静脉痉挛、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确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本品因性温,故外感风热,单臌胀、痈、疖等证均不可用;因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咳喘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忌用。
喜欢的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及转发,更多药物知识继续呈现。
关于麻黄的别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