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熟地现代药理作用?熟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熟地现代药理作用的问题,以及和熟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新鲜或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性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1]。熟地黄的炮制方法始载于南北朝雷敩《炮炙论》:“采生地黄,去白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器”。炮制方法发展至今,由最初的2次蒸晒发展到九蒸九晒,从单一辅料(酒)的炮制演变至多种辅料(酒、砂仁、茯苓等)的反复蒸制,不同炮制方法也直接影响地黄中化学成分的改变及药理作用的差异[2]。

熟地黄是中药“滋阴”作用最具代表的药味之一,也被称之为“至阴之药”,熟地黄配伍相关方剂可应用于肝肾阴虚导致的各种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相关疾病(2型糖尿病[3]、糖尿病肾病[4]和胰岛素抵抗[5])、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6]、帕金森[7]和血管性痴呆[8])、骨关节炎相关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9]和类风湿性关节炎[10])、妇科相关疾病(绝经前后诸证[11]、肾阴虚型月经过少[12]、卵巢储备功能不足[13]、卵巢早衰继发性闭经[14]、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15]、更年期综合征[16])等。不同疾病状态下熟地黄在不同配伍环境下,其药效物质基础和疗效机制仍不明晰,仍需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药效物质基础是指中药或方剂中含有的能表达与其传统临床疗效相关的活性化学物质,包括直接起作用的物质也包括代谢后起作用的物质,有效成分及活性成分均属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范畴[17]。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作用机制解析、新药开发以及广泛应用的基础和前提,是急需现代科学技术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旨在从熟地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方剂配伍条件下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熟地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表明,熟地黄中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紫罗兰酮类和苯乙醇类化合物,此外还包括糖类、核苷类、生物碱类、酚酸类、异黄酮苷类以及其他类化合物。

环烯醚萜类成分是地黄中数量最多、含量最大的一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基本骨架以益母草苷为主,所含糖基配体以葡萄糖居多。熟地黄中已鉴定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8-20]包括梓醇(1)、桃叶珊瑚苷(2)、益母草苷(3)、8-表番木鳖酸(4)、京尼平苷(5)、地黄苷A(6)、地黄苷B(7)、地黄苷C(8)、地黄苷D(9)、地黄素A(10)、地黄素C(11)、地黄素D(12)、焦地黄素A(13)、焦地黄素B(14)、焦地黄素C(15)、焦地黄呋喃(16)、焦地黄内酯(17)、氯化梓醇(18)、焦地黄苷A(19)、焦地黄苷B(20)、6-O-E-阿魏酰基筋骨草醇(21)、密力特苷(22)、单密力特苷(23)等,化学结构见图1。

熟地黄中已发现的紫罗兰酮类化合物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以C1位双甲基取代,C5与C6位双键为特征,C5位可与糖成苷,偶有与环烯醚萜聚合。熟地黄中已鉴定的紫罗兰酮类[18,20-21]化合物包括地黄紫罗兰苷A(24)、地黄紫罗兰苷B(25)、野菰酸(26)、5-羟基野菰酸(27)、地黄苦苷(28)、二羟基-β-紫罗兰酮(29)、三羟基-β-紫罗兰酮(30)、地黄苦苷元(31)、frehmaglutinA(32)、sec-hydroxyaegineticacid-2-O-β-D-glucopyranoside(33)等,化学结构见图2。

熟地黄中的苯乙醇类化合物绝大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其结构特点是以β-葡萄糖为连接体,苯乙醇基和苯乙酰基为取代基,以糖苷键连接于糖的不同部位。熟地黄中已鉴定的苯乙醇类[18,20,22-23]化合物包括松果菊苷(34)、毛蕊花糖苷(35)、焦地黄苯乙醇苷A1(36)、焦地黄苯乙醇苷B1(37)、异毛蕊花糖苷(38)、肉苁蓉苷F(39)、地黄苷(40)、异地黄苷(41)、洋地黄叶苷C(42)、对羟基苯乙醇(43)等,化学结构见图3。

熟地黄中已鉴定的糖类[24]成分包括半乳糖、葡萄糖、蔗糖、水苏糖、鼠李糖、蜜二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果糖、毛蕊花糖等。核苷类[20,25]成分包括腺嘌呤、尿嘧啶、肌苷、胞苷、次黄嘌呤、鸟苷、尿苷、腺苷等。熟地黄中已鉴定的糖类、核苷类成分见表1。

熟地黄中已鉴定的生物碱类、酚酸类、异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626768787982),其他类成分(8392)。其成分信息详见表2,代表性成分化学结构见图4。

研究表明,梓醇对神经系统具有改善认知、保护脑细胞、抗抑郁样作用等,同时具有降血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27];梓醇可以基于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真核启动因子2α抗体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28];梓醇对糖尿病大鼠的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减轻其炎症反应[29],并可能通过激活PPARγ共激活因子-1α信号通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30]。

研究表明,桃叶珊瑚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和抗肿瘤等,对多种组织器官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NF-κB、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一氧化氮、C-Jun氨基末端激酶等多条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31];最新研究表明,桃叶珊瑚苷可以通过上调microRNA-374(miR-374)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32]。

益母草苷可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促进转录因子EB介导的溶酶体的生物发生和自噬溶酶体的生成,促进脂质自噬,减少肝脏脂质蓄积,从而改善肝脏脂肪变性[33];益母草苷可有效抑制人食管癌TE-1、Eca-109、KYSE-150细胞的增殖,且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并让癌细胞增殖周期被阻滞在G2/M期[34]。

研究表明,京尼平苷药理活性广泛,具有调控小鼠糖脂代谢[35]、抗糖尿病[36]、抗胆汁淤积型肝损伤[37]、抗肺纤维化[38]、改善骨骼肌功能[39]、神经保护[40]等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前动力蛋白2/前动力蛋白受体1信号参与京尼平苷对小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41];京尼平苷通过AMPK/mTOR通路抑制帕金森模型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42];京尼平苷通过长链非编码RNAHLA复合物P5/miR-27b-3p/间质表皮转化因子轴抑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长[43];京尼平苷能够调节5-羟色胺代谢途径从而改善脑内氧化应激状态发挥神经保护作用[44]。

研究表明,地黄苷A具有滋阴作用,并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45],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46]。地黄苷D可能是通过调整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小胶质细胞由M2向M1的转化来抑制小鼠小胶质N9细胞的激活,从而改善神经细胞炎症[47]。在鲜地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发现梓醇[48]、益母草苷[48]、地黄苷A[49]、地黄苷D[48]均以原型入血,结合体外药理活性研究提示以上化学成分可能为熟地黄的药效物质基础。同时也有研究证实,熟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梓醇、益母草苷的含量会有所下降,地黄苷D含量相对较稳定[50]。提示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不同药理作用的差异可能与炮制前后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有关。

研究表明,地黄苦苷元可减轻多囊卵巢综合症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恢复卵巢形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有关[51]。研究表明,地黄苦苷元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且通过雌激素受体α、G蛋白偶联受体30共同介导[52]。郑晓珂等[53]研究发现地黄苦苷及地黄苦苷元具有免疫抑制活性。以上研究提示地黄苦苷及地黄苦苷元可能是熟地黄的药效物质基础。

研究表明,松果菊苷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Ca2+的堆积、抑制离子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蛋白的表达及抗氧化作用来改善谷氨酸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54];松果菊苷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降低凋亡水平来改善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55],以上研究表明松果菊苷可能是地黄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松果菊苷还可以改善帕金森模型大鼠中脑神经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这一结果可能与缓解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56];松果菊苷可以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57];

松果菊苷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减轻严重烧伤大鼠急性肾损伤,其分子机制与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信号通路相关[58];松果菊苷是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及糖代谢紊乱的潜在治疗剂,其机制可能通过肝组织中SIRT1介导激活肝脏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而起作用[59];松果菊苷对糖尿病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负反馈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60]。

研究表明,毛蕊花糖苷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功效可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增加、促炎因子减少以及通过增加γ-氨基丁酸恢复神经递质平衡有关,并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γ-氨基丁酸能突触、突触小泡循环、环磷酸腺苷等信号通路起作用[61];毛蕊花糖苷能够通过线粒体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凋亡通路保护缺氧缺糖/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62];毛蕊花糖苷可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肾脏病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NF-κB的表达有关[63];毛蕊花糖苷可能通过下调锌指转录因子的表达,抑制机体的过度免疫应激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起到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作用[64];

毛蕊花糖苷可通过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和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对慢性心力衰竭起到治疗作用[65];毛蕊花糖苷能通过上调酪氨酸磷酸酶1的表达抑制STAT3磷酸化进而产生抗胶质母细胞瘤的作用[66],下调CD44的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67];毛蕊花糖苷对大鼠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3A4酶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且亲和力与阳性抑制剂(α-萘黄酮、噻氯匹定、磺胺苯吡唑、毛果芸香碱、奎尼丁、酮康唑)相当[68]。研究表明,异毛蕊花糖苷在体外和体内均可抑制人卵巢癌OVCAR-3细胞的生长,可以作为一种可能的抗癌剂[69]。

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均可改善β-淀粉样蛋白1~42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通过阻止淀粉样蛋白寡聚化来阻断淀粉样蛋白沉积,抵消淀粉样蛋白的细胞毒性逆转中枢神经功能[70]。肉苁蓉苷F可提高人肝HL-7702细胞的成活率,具有明显的体外保肝活性[23]。以上研究提示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及肉苁蓉苷F可能是熟地黄的药效物质基础。

研究表明,通过气相色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初步测定地黄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1.00∶1.26∶0.73∶16.45∶30.4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3500,且地黄多糖可以有效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高脂血症、血管炎症和氧化应激,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潜在治疗选择[71];地黄多糖可能通过激活Wnt通路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状态[72];地黄多糖可改善妊娠合并甲亢小鼠甲状腺功能,减轻子代肾损伤,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Nrf2/血红素氧合酶-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73];

地黄多糖能够有效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环状RNA0010729/miR-326通路有关[74];地黄多糖可减轻维生素D3和尼古丁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地黄多糖抑制血管细胞凋亡,从而阻止血管细胞成骨样转化及钙化有关[75];地黄多糖可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该作用与调节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抗氧化应激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76];运动训练联合地黄多糖可修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提高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抑制NF-κB通路激活和减缓炎症的进展有关[77]。

研究表明,熟地黄中生物碱类地黄新碱A、baimantuoluoamideB和capparisineC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26]。香草酸可以通过诱导自噬,从而缓解棕榈酸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脂肪变性[78],说明其对于寻找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及靶点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咖啡酸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提高心肌细胞H9c2内活性氧水平,并且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参与保护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过程[79]。

山柰酚葡萄糖醛酸苷可能是发挥降糖作用的分子实体,其通过作用在AktPH区域直接激活Akt,通过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通路发挥降糖作用[80]。在评估雌激素靶细胞对GenistahalacsyiHeldr.中一系列异黄酮糖苷和苷元的反应研究中,发现与苷元相比,染料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染料木素-7,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更高的雌激素样和抗炎活性,提示可以使用富含染料木素-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剂替代治疗更年期症状中的低剂量雌激素类药物[81]。

研究表明秦皮乙素对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脑胶质瘤、骨髓瘤、白血病等均有治疗作用,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转移、抑制血管生成、增强免疫力和增敏减毒等[82]。最新研究表明,秦皮乙素可能通过下调FLVCR1-AS1基因水平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83];秦皮乙素可以通过诱导凋亡及抑制Wnt/β-连环蛋白通路激活,抑制小鼠肺癌Lewis细胞肿瘤生长的作用[84];秦皮乙素具有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细胞干性的作用,同时可诱导SKOV3细胞凋亡[85];秦皮乙素通过下调miR-486-5p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86];秦皮乙素通过上调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或抗氧化蛋白的表达对氧化损伤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细胞起到保护作用[87]。

研究表明,3,4-二羟基苯乙酮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望成为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有效药物[88];3,4-二羟基苯乙酮可能通过AMPK途径降低肝细胞及肝脏组织中的三酰甘油水平[89];3,4-二羟基苯乙酮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有效抑制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反应[90];3,4-二羟基苯乙酮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91];3,4-二羟基苯乙酮可能通过开放钾通道而舒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这可能是其降低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机制之一[92];3,4-二羟基苯乙酮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血栓素B2释放有关[93]。5-羟甲基糠醛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94]、抗菌[95]、抗氧化应激[96]、抗缺氧[97]、免疫调节[98]等作用,有助于治疗和改善慢性炎症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急性肝损伤、镰状细胞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99]。

刘绍博等[100]基于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通过给予氢化可的松复制肾阴虚证大鼠模型,研究发现知柏地黄丸可以有效缓解肾阴虚证,且给药组大鼠血清中归属于熟地黄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毛蕊花糖、水苏糖、棉子糖和小檗碱邻硫酸盐邻葡糖苷酸。刘开心等[101]基于UPLC-Q-TOF-MS技术,通过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复制骨髓抑制大鼠模型,研究发现圣愈汤能够显著增加骨髓抑制大鼠的体质量、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在显效状态下,共表征出圣愈汤入血原型成分26个,代谢产物成分20个,其中归属于熟地黄的入血成分包括梓醇、梓醇代谢产物、毛蕊花糖苷代谢产物和地黄苷D代谢产物。

Duan等[102]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SD大鼠ig桃红四物汤,在大鼠血液和脑组织中总共鉴定了39种活性成分和90种代谢物,其中原型成分来源于熟地黄的有焦地黄苯乙醇苷B1、Astragalin和地黄苷D。Wang等[103]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SD大鼠ig左归丸,在大鼠血清样本中检测到来自熟地黄的原型成分分别为β-D-ribofuranuronicacidmethylestertriacetate、5-hydroxymethyl-2-furfuralglucuronide、dihydro-5-hydroxymethyl-2-furfuralglucuronide,代谢物为3-hydroxy-2,6,6-trimethyl-1-cyclohexene-1-carboxylicacid。

杨华杰[104]基于UPLC-Q-TOF-MS技术,发现对SD大鼠ig六味地黄丸,共检测到大鼠血清中32个移行成分,其中来源于熟地黄的化学成分有8-表番木鳖酸、栀子酮苷、乙酰梓醇、毛蕊花糖苷、地黄苷、异地黄苷、齐墩果酸、甘露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原儿茶酸。以原型成分或代谢物的形式吸收进入人/动物体内的化合物,极大可能是对疾病发挥调控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所以在有效状态下,通过高分辨的分离鉴定技术,在动物体内检测到的化合物更值得关注及进一步的药理活性研究。

本研究从熟地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方剂配伍条件下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熟地黄中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紫罗兰酮类、苯乙醇类等多种类型化合物。熟地黄中地黄苷D、梓醇、桃叶珊瑚苷、益母草苷、京尼平苷、地黄苦苷、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地黄多糖、秦皮乙素、3,4-二羟基苯乙酮、5-羟甲基糠醛等药理活性成分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降血糖、抗肿瘤、改善肝脏脂肪、抗抑郁、改善认知障碍、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等方面。

中药有效成分的不确定及作用机制的不明晰一直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血清药物化学和高分辨分离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血清药物化学实现了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从体外向体内的跨越,使吸收进入血清,以血液为媒介发挥作用的化合物得以表征以及进一步的药动学及作用机制分析,使研究者对中药有效成分的认识得以更加深入,应进一步在相关研究中不断实践和探索。

中药具有“整体性、多靶点、协同性”等特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相关研究一定要符合中医基础理论,不能只关注单一的活性成分。系统生物学的多层次数据整合思想与中医“整体观”思想较接近,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等多个方面,在中药方剂疗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等研究中不断取得了新的突破。所以进一步开发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可能有助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舞台,更好的服务全人类健康事业。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来源:葛楠,闫广利,孙晖,王喜军.熟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3,54(1):292-302.

关于本次熟地现代药理作用和熟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