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五脏六腑指什么这个问题,脏腑功能及其关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脏象“脏”,即脏腑;“象”,是指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发生病态变化时反映于外的征象。也就是说,形体组织和证候方面可以看到或诊查到的一些征象,可以反映内在脏腑机能(实际上也包括营、卫、气、血、精、神、津液等内容)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
2、脏气即五脏之气,五脏的功能活动。各详本条。
3、心气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功能表现,这些功能和“"心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包括心脏搏动的强弱、频率、节律和心脏传导、气血循环情况等。同时,心的神志活动和心气也有一定关联。
4、心阳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功能表现,这些功能和“*心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见“心气”条)。心阳除了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等的一些功能活动外,并能宣通卫外之阳。明市
5、心血为人体血液循环的主要内容物。心血不仅能营养周身各部组织,也为心的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故心血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和一般贫血的症候。
6、心阴,即心脏的阴液,为营血的组成部分。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并和肺阴、肾阴等的消长盈亏有关,临床上有不少阴虚内热的病症和心、肺、肾等阴液的亏乏有关。
7、心主血指心主全身的血脉。《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心者,·..··其充在血脉”,说明心的功能和血脉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和血脉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输送营养和血液循环的相互联系方面。
8、心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说,“心藏神。”“君主”是封建名词,有统帅、高于一切的含义,意即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神明”或“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说明前人对心的理解,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活动。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它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9、心开窍于舌其主要意义在于,心的生理、病理情况,可以在舌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心”的时候提到。“在色为赤,······在窍为舌。”古人还提到“舌为心苗”,苗,有略微显露的意思,即心的病症,从舌象上可以有所显露(如心经有热,舌尖发红······)。这种以五官苗窍的变化来推断脏腑的病情,是诊断的具体内容之一。
10、心,其华在面“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心主全身的血脉由于血脉循行周身,人的血气是否充盈,可以在望诊面色时看出来(见《素问·六节脏象论》)。
11、心恶(wu悟)热心为火脏,主血脉,热甚火亢则心血易伤;心主神明,高热患者容易产生神昏语、狂躁等热伤神明的证候,故有“心恶热”之说(见《素问·宣明五气篇》)。
12、心主言《难经》在论述“心”时,提到“其声言”说明在正常情况下,言语是受心(概括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主持和控制的,心或它的“外卫”心包络受到热邪的侵犯,症状之一就是“*谐语”
13、心肾相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相互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的平衡,这就是“心肾相交”,也是“水火相济”的表现。如肾阴亏虚,或心火炽盛,肾水和心火失去平衡,不能相济,就会产生心烦、证忡不安、失眠等心火炽盛的证候,临床上称之为“*心肾不交”。
14、心合小肠指心与小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和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要是通过心和小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心或小肠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而互为影响。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尿血,处方中就要用清心火的药物升
15、小肠主受盛。受盛有承受的含义。《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是指小肠承受从胃中来的、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饮食,加以进一步消化。
16、泌别清浊。指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所进行的消化和分清别浊的过程。所谓“分清”是指经小肠进一步消化,使饮食精微(营养成分)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别浊”是指经小肠消化后的糟粕,或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这种消化和分清别浊过程,称之为“泌别”(意即分别清浊)。
17、肝阳主要是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的平衡。如果肝阴虚,不能制阳;就会使“*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肝气指肝本脏的精气。病症名称。常见症状为两肋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亲乱的症状。
18、肝阴主要是指肝脏的阴血和肝本脏的阴液。在正常情况下,肝阴、肝阳应该保持相对的平衡,如肝气太过,肝阳偏亢,可以耗伤肝阴。而“*肝阴不足”,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液,通常和肝阴不能截然分开。不过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提到“肝血”的一些病症,常和失血的情况相联系,而且不一定有阴虚阳亢的表现。
20、肝,体阴而用阳“体”,一般是指实体或实质;“用”则是指作用和机能。肝为藏血之脏,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容易动风化火,肝又主管筋(肌睫)的活动,这些功能、作用以及病理的情况,从阴阳的观点来分析,是偏于动、偏于热的,属阳。故肝有体阴而用阳之说。
21、肝藏血指肝是藏血之脏,既能贮藏血液,又能调节血量,当人处于休息或睡眠状态时,部分血液回流到肝并贮藏起来,活动时肝血又运送到全身,供给各组织的需要。如果因为暴怒而伤肝,可以影响藏血的功能,甚至可能引起出血或出血性病症的发作。
22、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1)肝和情绪有关。肝气宜舒畅条达,如果因为情绪不好就可能产生肝气郁结,这是肝病表现为疏泄功能受影响的最常见的一种病症。2)与消化机能有关。脾的运化,脾气的散精作用和胆汁的排泄,均有赖于肝气的疏泄作用。3)与某些疼痛症状有关。“通则不痛”,肝气郁滞可以影响气血的流通而产生疼痛,如肝病胁痛、肝胃气痛等。4)与妇女月经有关。因为“"肝藏血”,和“*胞官”又有经脉联系,如肝疏泄失调,可能产生月经不调等证候。
23、肝为刚脏肝喜条达舒畅,既恶抑郁,也忌过亢,肝的房谓“刚脏”之性,主要体现在“肝气”方面,当受到精神刺激时使人易于急躁、发怒,这叫“肝气太过”,相反,如果肝气不是就会使人产生惊怕的症状。肝和胆相表里,肝的刚脏作用常须胆的配合才能体现。
24、肝主升发这主要是从肝气的某种作用而言。肝有调节血量的功能,它的经脉上巅络脑,肝的功能正常时,好象春天树木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这是体现“升发”的现象。但升发太过,反会出现头痛、眩晕等证候。"
25、肝主谋虑《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古人用将军征战时的深谋远虑比喻肝的作用。也就是说肝和某些高级神经的功能有关。肝气喜舒畅条达,如因肝气郁结或肝气太过而致肝阳偏亢;就容易使人性躁易怒;相反,如肝气不足则易出现惊怕的症状,都会影响“肝主谋虑”的作用。
26、肝主筋《灵枢·九针论》,“肝主筋。”《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肝者······其充在筋。”说明筋(肌睫)的营养来源是从肝而得。筋附于骨节,由于筋的弛张收缩,使全身肌肉关节运动自如,故又有“肝主运动”之说。但筋必须在得到充分营养供应的情况下,才能运动有力。《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就是说男子一般到了56岁左右,就可能感到运动不大灵便,认为这是由于“肝气衰,筋不能动”的原故。说明肝和筋、筋和运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27、罢极之本指肝脏。“罢”,音义同“疲”,和全身筋的活动有关。“罢极之本”说明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
28、肝藏魂《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属于精神活动,肝气疏泄条达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因肝病而多恶梦,神志不安,所谓“魂不藏”。“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参见“五脏所藏”条。
29、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脏的精气通于目窍,视力的强弱和肝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时《素问·五脏生成篇》认为“肝受血而能视”,亦即视力和肝血的调节功能有关,如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减退或夜盲;肝火上炎,常见目赤多移。不少眼病多被认为和肝有关;而从治肝入手,故有“肝开窍于目”之说。
30、肝,其华在爪明见《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华在爪。”“华”有荣华外露之意,爪即指(趾)甲。“爪为筋之余”(筋为肝脏的精气所生,爪的营养来源和筋相同。所谓“爪为筋之余”,说明爪也是肝脏的精气所生),筋为肝所主,肝与筋的虚实情况,可以从爪甲的变化反映出来。凡筋力健壮者,爪甲多坚韧;筋衰无力者,爪甲多薄而软。肝藏血功能正常、供血充分者,爪甲透红光泽;肝血不足则指甲色泽枯稿。故望诊指(趾)甲对于判断肝和筋的生理、病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1、肝主血海血海通常是指冲脉,所谓“冲为血海”,但肝有贮藏并调节血液的功能,故亦有“血海”之称。
32、发为血之余主要是说明头发与肝血之间的密切关系前人认为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故年少血气充盛时,头发茂密色黑而有光泽;年老肝血不足、肾气虚,头发变为苍白,易于脱落,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
33、肝恶(wi悟)风《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肝恶风。”因为肝是“风木之脏”,有一些病症如老人中风,小儿惊风,一切风湿、麻木搔痒、痉、等,其病因病理往往和风邪以及五脏中的肝密切相关。肝又主管筋的活动,风胜则筋挛抽。同时肝风容易化热、化火,故有“肝恶风”之说。
34、肝主惊惊是指有所感触(如骤然听到巨响、看到可怕的景象或受到突然的刺激等)而心动。素问·金匮真言论》曾提到肝“其病发惊骇”。“惊骇”是大惊的意思。因肝为“风木之脏”,风木多震动,故肝病易惊。不过惊的产生和心气状况很有关系,心气虚的人,容易致惊;如心气强固,一般不易产生惊的病症。参见“五志”条。
35、肝生于左《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这里的“左”主要是指肝的行气部位。肝气主升,行气在左。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谓:“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故所谓“肝生于左”,并不是指肝本脏所在的部位。
36、肝肾同源肝和肾有互相滋养的关系(所谓“肝肾相生”)。肝的疏泄条达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养;肾阴的再生,又须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藏于肾。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肝和肾均有相火,相火源于命门;故名。
37、肝肾同源又名“乙癸同源”,这是古人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而言。乙属木,属肝;癸属水,属肾,故名。
38、肝合胆指肝和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肝与胆相表里”,主要是通过肝和胆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肝或胆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胆火旺盛或肝阳偏亢,都容易有急躁善怒的症状,用平肝的药物可以泻胆火,用泻胆火的药物,也可以平肝。
39、胆主决断《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所谓“中正”,意含不偏不倚。这里主要说明胆的作用之一与中枢神经的某些功能活动有关。此外,“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突然受惊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促使脏腑功能相互协调,起有重要的作用。胆气怯弱者,可因惊恐致病,胆气壮者,可以不受显著的影响。诺舞话
40、脾阳指脾的运化功能以及在运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热能。脾阳要正常地发挥作用,需要得到“*命门之火”(“*肾阳”)的温养和协助
41、脾气主要是指脾的运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周身血液的功能。
42、小脾阴指脾本脏的阴精。和胃阳相对而言。脾属脏为阴,胃属腑为阳。
43、脾主运化脾的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和消化,也就是消化饮食和输布精微(营养成分).饮食入胃,胃和脾共同进行消化,所产生的精微被吸收后,再由脾气帮助运送到身体各部,以滋养全身组织器官。同时,脾还能促进水液的运转和排泄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44、脾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因脾能益气,脾气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脾气虚就有可能影响这种统摄血液的功能,血液由经脉外溢,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45、脾藏营《灵枢·本神篇》“藏营。”是指脾有藏纳营血的作用。“营”,指循行于经脉内的精气一--营养物。营又主血,可以化生为血,故通常营、血并提。《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脾·····主裹血。”“裹”,有裹藏或裹护之意。说明在脏脐中虽是“*肝藏血”、“"脾统血”,而实际上牌也具有藏纳营血的作用。
46、脾主肌肉肌肉的营养是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一般而言,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盈,所以说“脾主肌肉”。如脾有病,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往往就会逐渐消瘦。
47、脾主四肢四肢之所以能活动,靠来自饮食所化的阳气,这种阳气虽为胃中饮食所化,但必须经过脾的转输才能使阳气达于四肢。在脾气健运的情况下,全身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四肢活动就有力。四肢无力,往往是脾气虚弱的表现。
48、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是说胃在受纳饮食之后,还需要通过脾的作用,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到其它脏腑和人体各个部分。这说明胃只是一个给养仓库,而真正要“行其津液”,主要靠“"脾主运化”的功能。
49、脾主后天当人在出生以后,主要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健全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脾。因为饮食的精微是靠脾的消化吸收并输送到脏腑和人体各部分,使之获得营养,所以说“脾主后天”。“后天”可以单指脾,也可以脾胃并提。故营养不良或发育不良的,多称之为“后天失调”。
50、脾主中州古人将东、西、南、北、中央,分别和五脏相配合。将脾列为“中央”,同时又根据五行学说,把脾归属“土”脏,故有“脾主中土”或“脾主中州”之称。土是生化万物的,脾主运化,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其它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所谓“脾居中央,灌溉四旁”),为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机能和代谢的需要,因而很自然地就把脾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性联系在一起,所以说“脾主中州”。从另一角度而言,脾的这些作用,也说明“脾为生化之源”。
51、脾主升清,升清,是根据脾的运输转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质,因为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它脏腑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如脾气不升,甚或下陷,可以导致泄泻或内脏下垂等症。
52、脾藏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脾藏意。”意,指意念,是一种思维活动(《灵枢·本神篇》:“心有所忆谓之意。”)。古人按五行学说把情志思维活动分属五脏,观察到因思虑过度可以伤脾并产生一些病症,然后用补脾的治法而获得疗效,故认为“脾藏意”,但不免牵强附会。参见“五脏所藏”条。
53、脾开窍于口《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灵枢·脉度篇》又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响口味,如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脾有湿热,常感到嘴里发甜······,这些对于辨证有一定的帮助。
54、脾,其华在唇四白《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其华在唇四白。”“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唇四白,指口唇周围的白肉。脾主肉,主运化,其精气显露于口唇周围。《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是因为一方面是脾的“散精”作用;另一方面是脾有藏营的作用,能将“·营气”输布于全身,脾气健运,口唇红润有光泽。故望诊口唇和口唇周围,有助于判断脾功能的情况。
55、脾恶(wu悟)湿《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脾恶湿。”因湿胜容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产生“*湿困脾土”(常见症状为大便塘泄,头重身重,四肢困乏,腕腹满闷,舌苔白腻等)的病症,又因“"脾主肌肉”,湿胜则肌肉雍肿,故有“脾恶湿”之说。
56、仓廪(m凛)之官“仓康”是贮藏谷物的仓库。仓康之官指脾和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康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五味(饮食)化生的本源,也是提供脏腑器官和全身营养的“仓库”,故名。也有人认为“仓虞之官”单是指胃。
57、脾合胃“指脾和胃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脾与胃相表里”是通过脾和胃经络之间的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脾或胃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但由于生理功能上“*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因此在某些证候方面还是各有所属而必须加以区别的。例如呕吐,一般都以治胃为主,泄泻通常以治脾为主,主治重点就有所不同。
58、胃阳指胃的功能。
59、胃气泛指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胃气主降,在消化功能上主要和脾气相配合。《灵枢·五味篇》指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意即消化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病人的一般抗病能力,说明胃气在人体的特殊重要性。故在治病时,历代医家都重视要保护“胃气”,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强调对肠胃机能衰弱的人在处方时要尽量避免用苦寒泻下、有损于胃气的药物。指脉的胃气,脉以胃气为本,正常人脉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称之为有“胃气”。
60、胃阴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或“胃汁”,是由水谷化生而来的。临床上肺胃热盛容易消耗胃阴,出现发热、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故从某种意义上讲,胃阴实际上也包括了体内的其它一部分津液。
61、胃主受纳“受纳”指接受和容纳水谷。在整个消化道中胃腔容量较大,有“*水谷之海”之称,受纳饮食是胃的主要功能之一。
62、胃主腐熟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成为食糜的过程。
63、胃主降浊,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消化饮食主要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胃燥脾湿相互协调,饮食乃能消化。脾主升清,水谷之精微赖以上输和生化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化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的。如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64、肺气指肺的功能活动,也包括呼吸的气体。
65、肺阴即充养肺脏的津液,或称“肺津”。肺阴为水谷之精气所化生,与肺气相互为用,为维持肺功能所必需。临床上的肺阴不足,往往见干咳,舌苔薄白干燥。肺阴的进一步耗损可以呈现肺燥火盛的证候。
66、肺主气,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所谓“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为肺所主,因为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67、肺主治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是封建名词,是和所谓的“"君主之官”心相对而言。“相傅”有辅助“君主”的意思,意即在脏腑活动中心肺功能的协调是很重要的,是人体脏腑器官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治节”,即治理、调节,主要是指肺和心的机能必须相互协调以共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68、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朝,朝向、会合的意思,指百脉会合于肺,即肺在呼吸过程中,全身血液均须流经肺经、肺脏,说明肺和百脉有密切的关系。
69、肺主肃降“肃”有清肃之意。“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宜清宜降。由于肺居胸部以及肺在体内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吸、主气、主治节、通调水道等),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活动。如肺气失降,就会出现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
70、肺主行水人的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关系。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才能保证水液的运行并下达于膀胱,而使小便通利。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主通调水道”。而另一方面又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
71、肺生皮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生皮毛。”亦即皮毛由肺的精气所生养。肺与体表皮毛相合(所谓“肺合皮毛”),这是一种脏器与组织相关的联系。肺主呼吸,皮毛、汗孔也有调节呼吸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门”,认为有散气的作用。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也指出皮毛有“宣肺气”的作用)。肺有敷布阳气、外卫肌表的功能,所以又说“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如肺气虚,肌表不固,多有自汗;卫外之气不足,肌表就易受风寒侵袭,甚至可以内合于肺,产生咳嗽等症。
72、肺为娇脏娇脏,形容它是娇嫩、容易受邪的脏器。肺既恶热,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与大气直接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论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使是伤风感冒,也往往会有咳嗽,说明肺是一个娇嫩的脏器,故名。
73、肺为华盖“华盖”,本指封建帝王的车盖或指画上文彩的伞。《灵枢·九针论》指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难经集注·三十二难》虞庶注:“肺为华盖,位亦居隔。”因肺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并有覆盖和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名。
74、肺藏魄《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肺藏魄。”“魄”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分,《类经·脏象类》(卷三)指出:“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说明人体一些知觉和动作是“魄”作用的结果。参见“五脏所藏”条。
75、肺开窍于鼻《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穷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说“开窍于鼻”鼻要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必须依赖肺气和调,呼吸畅利。如外感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邪热挛肺,往往有气喘鼻煽。可见肺与鼻窍是息息相关的。
76、肺,其华在毛《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其华在毛。”“华”,有荣华外露的意思。从毛发的荣枯,可以推断肺机能的盛衰,这是因为肺能“输精于皮毛”。例如肺结核等病到了严重阶段,往往有皮肤色天、毛发枯悴的症象,所以说“肺,其华在毛”。
77、肺恶(wi悟)寒《素问·宜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肺恶寒。”肺主气,外合皮毛。寒邪既可直接侵袭肺部,而且寒邪易伤卫外之阳,寒邪侵袭肌表,又易内合于肺。此外,脾胃脆寒,也会影响肺的清肃功能,产生种种病症。故有“肺恶寒”之说。
78、肺主声声音和肺气的作用有关,故听声音可以大致上了解一个人的肺气情况,肺气足的人,声音宏亮;肺气脆的人,声音低怯。风寒外感,肺气闭塞,引起声音嘶哑或失声。肺结核病到了晚期,往往说话感到吃力,声音嘶哑,这也显示了声音和肺气之间的密切关系。
79、肺肾相生肺属金;肾属水,又叫“金水相生”。根据五行理论,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在生理功能中,肺和肾互相配合,互相影响,这就叫“肺肾相生”。在病理方面,肺气虚损可以导致肾气衰弱,这是“*母病及子”;相反,肾气衰弱也可以导致肺虚,称之为“子病累母”。由容部
80、肺合大肠指肺与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是通过肺和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肺或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肺的肃降功能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传导作用有助于肺的肃降。又如痰塞气喘,往往须参用泻下法,才能使肺气通利;有些便秘的治疗法,须参用开肺的治法;又如化痰止嗽药如杏仁、瓜类等也有润肠的作用。这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81、大肠主传导《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从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化物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变化为粪便,然后由肛门排出体外。大肠既为传送糟粕的通道,所以说它“主传导”,为“传导之官”。如因种种原因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往往会产生泄泻或便秘等症。
82、肾阳又有“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等名称。肾阳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可以说是人体热能的源泉。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和后天之精),均需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发挥其滋养体内各部组织器官和繁殖后代的作用。特别是后天脾胃之火须先天命门之火的温蒸,才能更好地发挥消化运输的作用。
83、肾阴又有“元阴”“真阴”“肾水”“真水”等名称。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阴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肾阴不足,肾阳就会亢奋,出现法,“*相火妄动”的病理现象。
84、肾藏精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肾藏精”的含义有二是藏五脏六腑水谷之精气(为“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是藏肾本脏之精(即“先天之精”),亦即男女精的精气,这是生育繁殖的最基本物质。它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这一部分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主管。肾是先天的根本,接受其它脏腑的精气而储藏起来,五脏的精气充旺,肾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才能保持正常。“肾藏精”是肾的重要功能之一,《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肾为“封藏之本”(“封藏”有闭藏、贮藏之义),主要就是体现肾的藏精作用。精不宜过度消耗,以免影响全身的各种机能。
85、肾主骨,《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充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能方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而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牙齿和骨的营养来源相同,同样也是肾脏的精气所化生,故有“齿为骨之余”之说。
86、肾主水“肾为水脏”,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极为重要的作用。肾对体内水液的猪留、分布与排泄,主要靠肾气的“开”和“阖”(所谓“肾主开阖”)。“开”,主要是输出和排泄水液;而“阖”,是指猪留一定量的水液在机体内。“开”和“阖取决于肾阴、肾阳功能的协调。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的肾阴肾阳是相对平衡的,肾气的开阖也是协调的,因而尿液排泄正常。如果肾有病,失掉“主水”的功能,就难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而发生水肿等病症。
87、肾主纳气肺虽是主呼吸的,但肾有摄纳肺气(即“纳气”)的作用。在临床上一般病咳喘;特别是年老肾虚患者,多有纳气困难,气喘的特点是呼多吸少。例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饼肺气肿,主要表现就是吸气困难,临床上称之为“*肾不纳气”,需要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来治疗。
88、肾主生殖因为肾为藏精之脏,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繁衍后代起重要的作用。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气(肾本脏的精气)的充实。古代早就认识到女子约14岁左右月经来潮,男子约16岁左右精气充满并能排精,说明生殖机能开始成熟,男女在生殖机能成熟的情况下交合就能生育。到了女子49岁、男子64岁左右,由于肾气的衰微,不仅人显得老了,随着女子更年期经闭和男子精少体衰,生殖能力也逐步丧失。因为精气的生成、储藏和排泄由肾主管,所以说“肾主生殖”。
89、肾主伎巧《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作强”,“作”指动作或工作,“强”应作负荷能力来理解。“作强”有耐重劳、动作轻劲有力的含义。“伎巧”就是精巧灵敏。肾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是和肾的藏精、主骨、生髓的作用分不开的。凡肾气充旺、精盈髓足者,不但精神健旺,精巧敏捷,而且筋骨强劲,动作有力。反之,肾亏精虚髓少的人,往往腰痿骨弱,精神疲惫,头昏健忘,动作疲懒迟缓。
90、肾主先天这是从肾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重要性而言因为肾不仅有藏精、主骨、生髓、供给各部器官热能等重要功能。而且肾气的盛衰,又直接和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能力有关。前人把肾称之为“先天”,或者叫“肾主先天”、“肾为先天之本”,说明肾为发育生殖之源。故婴儿出生以后发育方面的障碍,如“*五迟”(站立、行走、长发、生齿、说话都比正常婴幼儿要晚得多)、“*五软”(头项、口、手、足肌肉均痿软无力)“*解颅”(头缝裂开不合、前宽大)等症,都认为和肾虚先天不足有关,而在治疗方面往往以补肾为主。
91、肾藏志《素问·调经论》:“肾藏志”“志”古通“”,指记忆力,因脑和髓均为肾精所化,故肾虚患者,每多健忘。一说“志”有专意而不移的意思。参见“五脏所藏”条。
92、肾开窍于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觉的变化,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93、肾开窍于二阴人前阴指尿道(一说包括精窍),后阴指肛门;这主要是指肾和大小便的关系,因为肾主水,是管理水液代谢的,这一功能的产生,又和命门之火的气化功能有关。故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水液的分布、排泄才能各走其道。大小便之利与不利,与肾也有密切关系。如肾水不足,可使大便干燥秘结,或小便量少;命门之火不足,又可引起泄泻或小便不禁等病症。
94、肾,其华在发《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其华在发。”“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头发的营养虽然来源于血(所谓“*发为血之余”),但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体内肾气的外部表现可从毛发上显露出来,青壮年肾气充盛的人,头发茂密光泽,年老体弱、肾气虚弱的人,往往毛发容易枯槁脱落。
95、肾恶(悟)燥《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肾恶燥。因肾主骨、生髓,燥则阴精受伤,肾气耗损,骨髓枯竭,津液消灼,故有“肾恶燥”之说。
96、肾主恐心中畏惧不安为恐《素向·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志为恐”。前人认为五脏的精气相饼于肾,如肾经经脉的脉气不足,或肾水不足以及肝、心、胃的某些病症,均可能出现“恐”的证候。主要的还是肾本身的因素,因为肾水充则肝血足而胆壮,肾水虚则肝血不足而胆弱易恐。“*恐则气下”,恐的结果又能伤精伤肾,所以有“肾主恐”的说法。参见“五志”条。
97、肾者胃之关“关”可以体会为水液出入的关口。肾居下焦,为“*至阴之脏”,开窍于二阴,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在人体水液代谢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水下流而归于肾,这是水液由体外摄取以后在体内升降的大概过程。如肾气不化,往往二便不利;二便不利则中焦痞满,影响水液代谢。所以《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液排泄障碍,积聚体内,就形成浮肿,而这种浮肿是由于肾的“聚水”发展而来的。
98、肾间动气又称原气,是两肾间所产生的一种热能和动力,实际上就是命门之火的作用。人体脏腑和经脉的活动以及三焦的气化等,均有赖于肾间动气的作用,所以说它是生气之原,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根源。
99、左肾右命“左肾右命”学说,是用以说明肾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体的重要性。《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这是中医文献中第一次提到的“左肾右命”学说,后世医家多尊崇这个学说。这个学说的要点就是比较突出命门的作用,因为它有藏精神和系原气等重要生理功能,被认为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对于“左肾右命”,不应机械地以所在部位来理解,当着重阴阳的含义来加以分析。“左肾右命”学说的实质,就是提示学者要注意肾有“*肾阴”和“*肾阳”两方面的功能,而肾阴、肾阳应该彼此协调(亦即命门之火和肾水相济),如果不协调就会产生种种病症。
100、肾合膀胱指肾与膀胱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肾与膀胱相表里”,是通过肾和膀胱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如膀胱排尿要靠肾的气化作用。肾和膀胱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治疗小便不禁或小便不通,有时应从治肾着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101、膀胱主藏津液《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即洲,“都”即诸。洲诸本是指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是指膀胱为三焦水液归集之处。津液经过肾的气化作用变成小便而排出体外。
102、三焦主决渎“决渎”,意即疏通水道。三焦有通调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称“决渎之官”(见《素问·灵兰论》)。三焦的决渎功能是联合许多脏器而发挥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肾、脾、肺等关系更为密切,如这些脏的功能障碍,可使二售不通利、气化失常而产生肿胀和小便不利等症。
103、上焦如雾《灵枢·营卫生会篇》:“上焦如雾。”“雾”是形容蒸发的气有如雾一样的弥漫。“上焦如雾”主要是指心肺的输布作用。上焦心肺能宣发由中焦上输的水谷的精气,使之达于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膝理,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这个作用好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故名。
104、上焦主纳《难经·三十一难》:“上焦者···.··住纳而不出。”“纳”在这里主要是指呼吸和食物养料的摄取。因为呼吸和饮食都是通过上焦而摄纳的,故名。
105、中焦如沤《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焦如区”“沤”是形容中焦消化饮食的情况。“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中焦脾胃主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输布以化生营气。这个作用好象沤渍食物使之变化样,故名。
106、中焦主化,饮食主要在中焦脾胃消化,并由中焦化生营血;故名。
107、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篇》:“下焦如渎。”“渎”是形容下焦水液的排出。“下焦如渎”主要是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同时也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质加以分别清浊,使糟粕入于大肠。水液经由肾的气化渗入膀胱,这个作用有如渠道的需要疏通一样,故名。
108、下焦主出《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主出而不纳,以传导也。”指大小肠、膀胱等腑的功用而言,主要功能是水液的灌渗与清浊的分别,以及大小便的排泄,主出而不纳,故名。
109、君火封建名词,指心火。因心是所谓的“君主之官”。
110、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
111、少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之气壮”。少火与壮火相对而言。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112、壮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壮火与少火相对而言。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113、后天之火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之火即脾胃之火。这里的“火”字,可以体会为消化饮食所需要的热能。但整个消化过程还需要““先天之火”(即“"命门之火”)的帮助。
114、脏腑相合是指脏腑之间的互相关联和影响。人体脏腑的配合,体现了阴阳表里相配合的关系。脏腑表里相合,主要是通过经脉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脏腑的配合是:“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心包络合三焦”交品志
115、脏行气于腑想关于脏和腑的特点,《素问·五脏别论》指出脏是“藏精气而不泻”,腑是“传化物而不藏”。五脏虽是贮藏精气的,但是五脏之“气”(可以体会为活动的动力)的作用,必然要和六腑发生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体现脏和腑的综合功能。至于腑,素问·五脏别论》提到“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人留输写(同“泻”)者也。”这里所说的“"汕气”系指饮食及饮食所变化的产物如糟粕、水分等,这些“气”是从脏来的,所以称作“脏行气于腑”。如以具体脏腑的功能配合来说,如胆汁的排泄需肝气的疏泄,膀胱的排尿需肾的气化作用。这些都是体现脏的行气功能。
116、腑输精于脏五脏主藏精气,六腑是“传化物”(指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传送作用)的;同时,六腑又是“仓康(i凛)之本”(水谷仓库的根本),五脏六腑必须依靠胃气的供养,所以《灵枢·五味篇》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之说。营气出于中焦,胃能输送精气而灌溉五脏;小肠则能将饮食进一步消化分别清浊,使水谷的精微传送到五脏贮藏。胃和小肠的这些功能,体现了腑输精于脏的生理作用。日B
117、六腑以通为用六腑是“传化物”的器官,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如胃的受纳、消化,将食糜下送肠道,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承受、吸收、分别清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排便,膀胱的贮存和排泄尿液等等。三焦则联系各部分的功能,协同蒸发气化,它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六腑和五脏的不同点在于它有时出有时入、有时实有时虚,是出纳、消化和转输的一个“大集体”。所以六腑贵在功能协调、畅通无阻,否则就会影响“传化物”的功能,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台
118、五志指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统称“五志”这种以人的情志变化,按五行归属的方法机械地分属于五脏,不太符合实际,而且人的情志变化有其阶级性和社会的影响,因此这种说法,更应有分析批判地对待五脏所主简称“五主”(见《素问·宣明五气篇》),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119、五脏所藏主要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神经活动和五脏相联系。有两种解释:“"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见《难经·三十四难>)。
120、“五脏所藏”的理论是古人在五行学说支配下分类归纳的,不仅不能完全符合临床实际,而且也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来谈人的精神活动,因此更应有分析批判地对待。
121、五脏化液《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之由来,清·张志聪认为是“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素问集注》)。在汗、泪、诞、涕、唾五液中,心主血,汗为血所化生,故“汗为心液”。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为唾,故“唾为肾液”。肝、脾、肺,分别开窍于目、口、鼻,泪出于目,涎出于口,涕出于鼻。故“泪为肝液”,“涎为脾液”“涕为肺液”。
122、五脏所恶简称“五恶”(见《素问·宣明五气篇》)。“恶(wi悟”,有憎厌的意思。五脏各随其性能与气化而有所恶所谓“五恶”即“*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123、五味所人简称“五入”(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所入”和临床药物治疗有关。
124、五味所禁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气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故气病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咸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火,多食则火盛而使肾水耗损,肾主骨,肾生骨髓,故骨病不宜多食苦味。甘味善走肌肉,但甘味性滞,多食则肌肉塞满,故肉病不宜多食甘味。酸味善走筋,但酸味收敛,多食则筋易拘急故筋病不宜多食酸味。这就是五味之偏,多食不利于病,故有“五禁”之说。
125、(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五脏六腑指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脏腑功能及其关系、五脏六腑指什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