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早泄的外用药 早泄治疗药物的过去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早泄的外用药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早泄治疗药物的过去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1、早泄是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在过去,早泄被认为是一种心理性疾病,所以治疗方式最主要以心理、行为疗法为主。但是这一类治疗方法耗时长,停用后复发率高,所以在临床上无法普及推广,各项研究证据也表明疗效尚不肯定。

2、而如今,随着对早泄病因的深入研究,众多相关领域的研究证明,早泄除了心理原因之外,还存在其他原因,包括基因生物学因素、内分泌学因素,甚至是遗传因素等等。而围绕早泄基因生物学因素的研究,医学界发现了多种药物治疗早泄疗效确切。

3、目前,围绕早泄的药物治疗,还在不断的研究摸索当中

4、今天,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关于早泄在药物的治疗方面,从过去到现在都有哪些研究和进展,在未来又有哪些展望?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篇文章,能够清楚早泄药物治疗的发展历程。对如何更正确的使用药物治疗早泄,获取自身更客观的认识,也欢迎大家留下自己的看法。

5、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早泄还被认为只是一种心理疾病,社会对早泄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带了70年代的时候,美国有一个专门研究“生殖生物学”的人,首次提出了“早泄”的定义,这个人就是著名的“马斯特”(MasterMH)。他和相关学者发明的“心理行为疗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被作为治疗早泄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当马斯特首次提出早泄定义的时候,当时的社会环境还没有人提倡用药物治疗早泄。

6、但是,时间很快到了1973年,英国的西彻斯特医院(WestCheshireHospital),有一位叫做“伊顿”(HEaton)的心理咨询师,他首次提出“氯丙咪嗪”对于治疗早泄有效。“氯丙咪嗪”是一种精神类的药物,通过对相关报道的追溯,我们可以了解到,1973年伊顿在“国际医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报道,里面记录到:他给13名男性早泄患者,以使用氯丙咪嗪“30-40mg/d”(最多75mg/d)的方式治疗,只有1名无效,其余12名的早泄症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改善。

7、70年代之前,早泄被认为是心理疾病,治疗需要心理行为咨询治疗

8、就在伊顿提出氯丙咪嗪治疗早泄有效之后,这种疾病和药物的“关联性”,受到相关领域许多医学专家的探讨。因为在这之前,早泄只是一种心理疾病,接受心理咨询和行为治疗,才符合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医学逻辑”。但氯丙咪嗪对早泄治疗的有效性,直接把早泄的疾病范畴从心理疾病升华到器质性疾病,并和“精神疾病”相挂钩。

9、紧接着,又有大量的试验报道证实了伊顿的观点,观点统一认为氯丙咪嗪治疗早泄有效,而且疗效和氯丙咪嗪的剂量呈正相关。既然有效,医学界便开始研究氯丙咪嗪能够有效治疗早泄的原因。研究发现,氯丙咪嗪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其治疗早泄的机理,可能和抑制人体内的某种神经递质有关,这种神经递质参与了性生活的调控,能够导致早泄(治疗早泄的“SSRIs”抗抑郁药,你对它了解吗?这篇文章帮你分析)。

10、时间很快到了90年代,当医学界对氯丙咪嗪治疗早泄的机制机理,还在不断的摸索和研究的时候,有人“阴差阳错”的发现了另外一种能够治疗早泄的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11、那是1993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最大的城市伯明翰,有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名字叫做威廉.帕特森(WilliamM.Patterson)。他在给精神病患者使用一种名字叫做“氟西汀”的药物时,无意中发现了这种药物具有延长性生活时间的“不良反应”。

12、治疗早泄的SSRIs是在抗抑郁的治疗研究进程中被“无意”发现的

13、于是,帕特森将自己的发现,整理成报道发表在当年的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上,名为“FluoxetineandsexualDysfunction”(氟西汀引起的性功能障碍)。

14、帕特森记录到:60名男性患者,以服用“氟西汀20mg/d”的方式,来治疗他们的抑郁、强迫和恐慌行为。但在治疗期间有45名患者都出现了性生活时间延迟或者不能SJ的情况。帕特森作为一名精神病学家,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证明延迟性生活时间,可能是氟西汀更常见的一种副作用。但正是这个发现和这篇文章,随即让早泄的治疗药物进入了“5羟色胺时代”。

15、就在氟西汀被发现能够导致性生活时间延迟之后,医学界就一直在讨论是否能将氟西汀用来治疗早泄。终于,在过了一年之后也就是1994年,美国另外一名精神病学家,名字叫做“Forster.P”,他首次将氟西汀用于早泄患者的治疗。由他发表在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文章“Fluoxetineforprematureejaculation”(氟西汀治疗早泄),里面记录到,一名34岁的男性患者,经过“氟西汀20mg/d”治疗之后,早泄的症状明显改善。

16、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治疗早泄的“主流”药品

17、就在氟西汀被用作早泄的治疗药物之后,同时围绕氟西汀治疗早泄的机制机理研究,也在不断的被推进。如果说最早研究“氯丙咪嗪”治疗早泄的机制机理,让医学界发现早泄可能和某种神经递质存在关联,那么研究“氟西汀”治疗早泄的机制机理,就让医学界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早泄的“神秘代码”,那就是早泄和人体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有关系,单胺类神经递质能够影响性生活时间,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刚好能够对单胺类神经递质起到“动态调控”,从而达到治疗早泄的目的(治疗早泄的“SSRIs”抗抑郁药,你对它了解吗?这篇文章帮你分析)。

18、很快,围绕SSRIs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宽的维度。很多学者很大胆的将SSRIs中的几种药物,都开始用于早泄的治疗研究。其中,有一个医学研究最受瞩目,那便是1998年,一个叫做“Waldinger”的美国精神病学家,他搞了一个实验研究,将4种属于SSRIs范畴的药物同时用于治疗早泄,以便评估哪种SSRIs治疗早泄更有优势。这4种药物分别是: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和舍曲林。Waldinger的研究证实:“帕罗西汀20mg/d”治疗早泄,能够达到最大延迟性生活时间的目的。

19、从“氯丙咪嗪”到“帕罗西汀”,从“三环类”到“SSRIs”,早泄的药物治疗研究已经从一个“摸索”的维度进入到另外一个更具“价值性”的维度。但是,围绕早泄治疗药物的研究并没有停止,相关领域的学者都在极力寻找并挖掘出一种治疗早泄的“最优”药物。

20、治疗早泄各种类型的SSRIs,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21、实际上,最早氯丙咪嗪因为副作用明显,而且副作用的发生率比较高,所以被逐渐淡化在治疗早泄的视线之外。而氟西汀等长效SSRIs也遇到了类似的局面。多数临床实验研究显示,对于类似氟西汀等长效SSRIs药物,因为需要每日服用药物,同时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容易造成性欲减退、性GC延迟和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

22、同时,不管是氯丙咪嗪还是氟西汀、抑或是帕罗西汀,这三种药物本质上都是精神类药物,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实验研究,虽然证实精神类药物针对早泄有效果,但在实际治疗中,很多患者不会愿意为治疗早泄而选择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药物的副作用在用作治疗抑郁症时患者可能会耐受,但是用来治疗早泄,患者不一定会耐受。

23、于是,经过不断的摸索,一种叫做“达泊西汀”的药物逐渐成为治疗早泄的“最优解”(必利劲,世界上唯一批准用于治疗早泄的药物,真有这么神奇?)。达泊西汀也是一种SSRIs,但是对比氟西汀、舍曲林等传统SSRIs药物,达泊西汀是一种“短效SSRIs”,这种药物不需要每日服用,按需服用就可以治疗早泄,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因为“短效”的药物代谢特点,其不良反应较氟西汀等传统SSRIs更少。

24、治疗早泄的药物有很多,大多数缺乏大量的确切临床证据

25、终于,在2010年的时候,达泊西汀的III期临床实验研究结果,得到医学界和相关领域专家的一致认可。同时,达泊西汀在欧美等国家也进入了“授权治疗”早泄的批准程序,通过了芬兰、瑞典、葡萄牙、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2014年达泊西汀被中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中国的工程院院士郭应禄先生开出了达泊西汀在中国的第一张处方,可以说目前为止,达泊西汀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批准用于治疗早泄的抗抑郁药。

26、实际上,从1973年氯丙咪嗪首次被发现能够用来治疗早泄,到21世纪医学界统一共识使用SSRIs治疗早泄。在这期间,还有更多的药物被发现发展,并尝试用于早泄的治疗研究。包括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曲马多”、a肾上腺能受体阻断剂“坦索罗辛”、5型磷酸酯酶抑制剂“PDE5”和外用局麻药等等。但是这些药物,经过大量的(随机双盲)实验研究证实,并不是治疗早泄的最优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大量确切临床证据。

27、关于治疗早泄的SSRIs药物,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

28、现如今,虽然达泊西汀一路“披荆斩棘”,在众多的早泄治疗药物中脱颖而出,同时也具有合法性。但围绕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的研究也并没有停止。达泊西汀目前虽然被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和国际性医学会,推荐为治疗早泄的首选药物,但是围绕达泊西汀的“谜底”并没有全部被揭开。比如早泄服用达泊西汀(SSRIs类药物)疗程为多久?服用达泊西汀(SSRIs类药物)是否能从根本问题上解决早泄?达泊西汀(SSRIs类药物)停药后是否病情会复发?达泊西汀(SSRIs类药物)到底还有多少副作用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于早泄的外用药,早泄治疗药物的过去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