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火硝(晋南记忆)

今天给各位分享火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晋南记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人类自认识并利用了火,取火的方式,从钻木取火,到火柴、打火机,再到聚焦太阳取火,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北方农村还流行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取火方式——火镰子取火。其实,那时候火柴已经很普及了,也有了打火机,只是因为人们没有钱,或者不舍得去花2分钱买一盒装有几十根的火柴,更没有钱去买很奢侈的打火机。

2、那日常生活中又离不开火,怎么办?人们就沿用这种古老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是谁发现或者发明的火镰取火方式。人们首先要有一个火镰子,就是带有点钢性的铁,再准备一块与铁相撞并磨擦后可以发出火星的石头,人们叫它“火石”,其实就是石瑛石,再用火硝或者向日葵杆里的瓤,烧成灰与棉花套子揉在一起,制成“硝套”,也叫“火绒”,三件缺一不可。如果说文房有“四宝”,那么取火也可以说有“三宝”。如果说它是火柴之父,或者打火机之母,应该都不为过。取火时先把硝套放在火石下面,然后用火镰子撞击并摩擦一下,火星落在硝套上,瞬间燃烧,取火就成功了。

3、如果是农村老大爷要抽旱烟,便把燃烧的硝套按在旱烟锅的烟上,猛吸两口,好生美哉、美哉。如果还要转换成明火苗子,则还要借助于一种十分柔软、草纸卷起来的火捻子,燃着纸捻子后,对准火头猛吹口气,就蹿出了火苗。如果还要较长时间保存,则把火苗吹灭,它便像香一样,慢慢燃烧着。

4、1968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劳动。一天傍晚,生产队长派我与C伯伯到爱里村边的一块地里浇玉米。我们叫那块地“爱斜里”,由于这块地阵子长,所以必须两个人配合,一个人回畦子,就是开水口堵水口,另一个人在地头上观看着,看到水快浇到头时喊一声“好啦!”另一个人拿铁铣,豁开另一个畦口,并堵上这一个畦口。由于浇一畦地的时间比较长,正是那个伯伯吸烟的机会,只见他取出旱烟锅,把烟锅伸进烟袋里,一挖一挖地装上烟叶,叼在嘴里,取出硝套、火石、火镰,“吧唧,吧唧”“吧唧、吧唧”,也不知道是硝套制作得不好,还是硝套潮了,就是打不着火。一畦地浇完了,他回好水口,蹲下来又开始了“吧唧、吧唧”。又一畦浇好了,他再回好水,又重新“吧唧”,整理一下硝套,还在“吧唧”。

5、我俩整整浇了一夜地,换了两次岗位,他得空就“吧唧”……天亮后,浇完了这块地,我们收工回家,他把装进锅里的烟叶磕了出来……

6、郭少峰,1952年出生于山西省绛县横水镇柳泉村,退休工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