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碳酸氢钠滴耳液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碳酸氢钠滴耳液以及滴耳那些事儿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听,是耳朵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个体与外界沟通交流、感受大自然的重要方式。
2019年3月3日,也就是明天,是第19届全国“爱耳日”。
“爱耳日”的宣传教育活动历经19年,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听力残疾的发生。本次爱耳日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条爱耳小知识: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情绪稳定。
2.不要习惯性的掏耳朵。经常用棉签或挖耳勺掏耳不仅易将耵聍推向耳道深处,还会损伤外耳道引起发炎等状况。
3.避免噪声。减少佩戴耳机时间、长期处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要做好职业防护等。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如果病情需要使用。
5.谨慎游泳。患有耳部疾病的人游泳时应格外小心。
6.避免耳部外伤。耳朵很脆弱,一个耳光都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7.如果出耳部不适现象,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引发耳痛的疾病排行榜TOP3:外周耳炎:
如果发现向后拉拉耳廓,疼痛加重的话,则外耳道炎可能就比较大了。一般会和上呼吸道感染一起发生。也会因为进了脏水,比如游泳、洗澡,或者挖伤耳朵造成。
治疗方法: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可配合口服抗生素。滴耳的方法同耵聍软化法,只是用量减少,一般2-3次/日,2-3滴/次。具体用量请遵医嘱。
引发耳痛的疾病排行榜TOP2:分泌性中耳炎:
这里,先让大家有个初步的认识。
如果发现病人有以下两种情况,就应该高度怀疑:1、近期感冒,鼻炎发作病史,发作后几天开始耳痛。2、感觉耳朵被纸闷住了。虽然它也叫做中耳炎,但是与大家观念中向外流“水”的化脓性中耳炎不同。它的“水”都聚集在鼓膜后方的鼓室内。不往外流。【划重点】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在诊断治疗方面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根不在耳部,而和一个叫做“咽鼓管”的通道有关。它在哪里?进入鼻孔,往里走,走到一堵大墙前,左右张望一下,旁边有两个小门,那就是咽鼓管在鼻腔入口了。
治疗的目:控制感染,解除阻塞,重新开放鼻腔后方的咽鼓管开口。
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治疗,一般为能够收缩鼻腔粘膜的滴鼻液,喷鼻剂,促进黏液恢复及排出的促排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话,可能需要咽鼓管吹张,中耳腔抽液,中耳腔置管,腺样体切除等。
治疗时间:要安安心心、不急不躁的用药,有时感冒咳嗽已经好转,但是耳闷还是存在,声导抗检查鼓室压力还是负压。
该疾病治疗时间较长,一般疗程为2-4周。
引发耳痛的疾病排行榜TOP1:耵聍栓塞
这个一眼望去,不明觉厉的名称,翻译成“人话”,就是“耳屎太多,堵住耳道”了。不要觉得可笑,根据我多年苦逼急诊经验,这种情况的发生率是最高的。
治疗目的:清洁外耳道。一般不建议直接掏耳屎。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先使用软化剂软化。医院配置的碳酸氢钠溶液或者滴耳液,都可以通过浸泡软化耳屎。一般2-3小时滴一次,每次滴到外耳道口,将耳廓向后下牵拉几下(儿童),让液体充满整个外耳道,保持耳道口向上,浸泡五分钟。浸泡后,有液体流出可擦干,不需要用棉签伸入外耳道清理。三日后,再返回门诊,由护士用生理盐水的进行外耳道冲洗。浸泡的越松软,冲洗的效果越好。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配图来自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