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脸烫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脸容易发红或发烫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玫瑰痤疮被认为是一个综合征或谱性疾病,基本类型包括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鼻赘型和眼型。传统概念的「酒渣鼻」可能仅覆盖肥大增生型这一部分,所以通常将玫瑰痤疮等同于酒渣鼻的概念是欠准确的。对于玫瑰痤疮的诊断,近20年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改变和提升,而这些改变的过程,众多的皮肤科医生参与其中。
2、早在2002年,美国国家玫瑰痤疮协会(AmericanNationalRosaceaSociety)提供了一个临时诊断和分类体系,以便于临床医生、研究人员、患者以及健康和保险组织之间使用标准进行交流。该体系随后被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广泛用于酒渣鼻的诊断、分类和治疗,并在科学文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该体系在诊断和分类方面的缺陷越来越被认识到——主要和次要标准中符合一个就可以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很多时候容易困惑,尤其是和其他疾病的鉴别和排除。标准中分为四种亚型,在临床中,这些型别不是固定不变的(如丘疹脓疱型会转变为毛细血管扩张型),很多患者会两个亚型并存(如丘疹脓疱型和鼻赘型),还有更多患者在不同型别之间转换。因此,这些都常常困扰皮肤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3、在更新标准前,2017年美国国家玫瑰痤疮协会召集了20名皮肤科和眼科专家们进行德菲尔问卷调查,其目的是弄清楚这么多的症状中哪些是确诊重点。业内初步形成共识——面中部固定红斑和鼻部增生表现,这是玫瑰痤疮诊断的重要要素。随后,全球玫瑰痤疮共识(TheGlobalRosaceaConsensus,ROSCO)小组提出了一个基于患者特征的模式。ROSCO小组代表了一个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和南美的皮肤科医生和眼科医生组成的国际酒渣鼻专家组,以确保其在全球的代表性。该模式将玫瑰痤疮的诊断、分类和管理从亚型转变为表型,即根据玫瑰痤疮临床表现的频谱。该模式纳入了目前最可靠的治疗证据和国际专家小组的临床经验,以改善玫瑰痤疮患者的预后。2019年,由来自13个不同国家的19名皮肤科医生和2名眼科医生组成的专家小组,进一步细化和扩展了ROSCO中关于玫瑰痤疮诊断、分类及表型的内容——根据患者呈现的疾病特征对玫瑰痤疮进行诊断和管理,而不是将其分组为预先指定的亚型,从而实现个性化护理和优化治疗结果。
4、近年来,玫瑰痤疮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迁延、治疗手段有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我们很容易将玫瑰痤疮漏诊或误诊为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痤疮、过敏性皮炎等,导致不规范治疗。
5、那么,玫瑰痤疮最新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2020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玫瑰痤疮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玫瑰痤疮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在2016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一些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新的诊疗指南。玫瑰痤疮的诊断要点为:面部中央血管受累是玫瑰痤疮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不同部位(面颊部、鼻部或口周)皮损有其不同特征,在2016版基础上,2020年提出了分部位诊断标准的探讨(如下图所示),面颊部和鼻/口周部两个部位中只要1个满足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玫瑰痤疮。
关于脸烫,脸容易发红或发烫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