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静脉通舒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导管溶栓治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DVT如在急性早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血栓计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PTS)。DVT分为中央型、混合型和周围型,其中中央和混合型对肢体功能危害较大。对DVT实施导管介入治疗宜从安全性、时效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等方面考虑。
1、安全性:对长段急性血栓介入治疗前植入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和经导管药物溶栓,可明显降低抗凝剂和溶栓剂的用量,减少内脏出血并发症。
2、时效性:急性DT一旦诊断明确,尽快做导管溶栓治疗,以缩短病程,提高官腔完全再通比率,避免或减少静脉瓣膜黏连,降低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复发的发生率,尽量阻止病程进入慢性期和后遗症期。
3、综合性:对DVT常采用导管抽吸、机械消融等介入性血栓清除术,对伴有骼静脉受压综合征或伴有静脉闭塞的DVT者,可结合使用FT&和支架植入术,以迅速恢复血流,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
4、长期性:在介入导管溶栓后,宜继续抗凝6个月以上,定期随访、复查,以减少DVn的复发。
导管溶栓的适应症
3、DVT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
1、3个月内有脑出血和手术史、1个月内有消化道及其他内脏出血者和手术史;
3、急性骼股静脉或全下肢DVT,血管腔内有大量游离血栓而未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者;
4、难治性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
1、经健侧股静脉插管至患侧骼股静脉,保留导管溶栓;
2、经颈内静脉插管至骼股静脉,保留导管进行溶栓。
溶栓药主要为r-tPA和尿激酶,溶栓时间不超过7天。
1、静脉内保留导管溶栓2-3天,患者可出现轻度发热,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在严格消毒后更换导管。
2、要求术后1、3、6、12个月门诊复诊,彩超复查通畅情况。
1、出血和溶血在抗凝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下、粘膜及内脏出血征象。如果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首先考虑脑出血可能,须立即停用抗凝、溶栓药物,推荐行急诊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如有出血,可加用止血药物治疗。对出血量大者,可行穿刺引流或手术减压和血肿清除术。
2、残留血栓和血栓复发_溶栓治疗中血栓复发多与基础病变造成血液高凝状态、治疗不彻底及治疗中致静脉内膜损伤有关。在溶栓过程中宜同时注入肝素抗凝,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保留导管3-7天。
3、肺栓塞在溶栓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闷、咳嗽和咳血、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等症状,应考虑肺栓塞。在溶栓前,对下腔静脉、髋股静脉内存在新鲜血栓或漂浮性血栓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阻挡脱落的血栓是预防肺栓塞的有效办法。年龄较轻者,术后可视情况去除滤器。
疗效评价:DVT的导管溶栓治疗可在出院前和出院后6个月、1年、3年进行,根据体检和造影复查结果将疗效分为4级。
优:患肢周径、张力、活动度基本正常,与检测比较治疗后周径差<1.0厘米,造影显示血流全部恢复或基本恢复,异常侧技血管不显示,对比剂无滞留,管壁光滑。
良:患肢周径、张力、活动度接近正常,周径差1.0-1.5厘米,造影显示血流大部分恢复,有少量侧枝血管,对比剂无明显滞留,管壁光滑。
中:患肢周径、张力、活动度有较明显改善,造影血流部分恢复,有较多的侧枝血管,对比剂有轻度滞留,管壁欠光滑。
差:患肢周径、张力、活动度无明显改善,周径差>2.0厘米,造影示血流无恢复,有大量侧枝血管,对比剂有明显滞留,管壁不光滑。
DVT的介入治疗内容与方法较多,常需根据DVT的分型和临床分期使用。几种方法的综合性介入治疗可提高疗效。须重视急性期和亚急性期pvT的导管溶栓治疗,尽量阻止病程进入慢性期和后遗症期,坚持溶栓治疗后的全身用药,减少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生。
关于静脉通舒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导管溶栓治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