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医怎么治疗痤疮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医怎么治疗痤疮以及中医辩证治痤疮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治疗痤疮效果很不错,但是关键是要抓对主症,也就是中医说的辩证论治,但是真正能掌握辩证论治对于没有学过中医的人来讲又很难。所以呢,我就按痤疮的症状来看,分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方剂,希望对大家有用。
此型最常见于炎性痤疮,患者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可有少量皮疹,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痒痛相兼,一般伴有大便干结。
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白花蛇舌草30g、重楼20g、生山楂30g、泽泻20g、枇杷叶15g、蜜桑白皮15g、黄芩10g、丹参20g、生大黄10g(同煎)、生甘草10g。如伴有手足心热,加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凉血兼调节激素水平;如药后便溏,去生大黄,加炒枳实15g,减缓药性,如额部皮疹较多,加服导赤散,如两颊部皮疹较多,加广郁金20g,疏肝行气。
2.湿邪蕴结
此型患者典型症状为面部出油较多,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皮损以红色丘疹、粉刺为主,平素面部较油腻,以“T”字区为重,痒痛相兼,一般大便不干;如皮疹发病部位以口周为主,患者常伴有大便溏薄。
方用保和丸合二陈汤化裁:生山楂30g、焦神曲15g、炒麦芽30g、炒薏苡仁30g、茯苓20g、泽泻20g、陈皮15g、虎杖15g、生白术15g(如大便溏改为炒白术)、生甘草10g。如部位以口周为主,可加栀子15g、藿香15g(泻黄散化裁);如大便溏薄,加防风15g、羌活15g,干姜10g,如粉刺较多,加清半夏15g、浙贝母30g、牡蛎30g。
3.冲任失调
此型皮损集中在颜面部,以暗红色的丘疹、结节为主,时有疼痛,伴有月经不调,常夹杂血块,治以调摄冲任,
方用当归芍药散和二仙汤加减:当归15g、白芍15g、生白术15g、茯苓20g、清半夏15g、白芷15g、益母草20g、仙茅15g、仙灵脾15g、巴戟天20g、黄柏15g、知母10g。如以结节为主,加浙贝母30g、生牡蛎30g、夏枯草15g、蜈蚣1条,通络软坚散结。
4.热毒壅盛
此型患者发病比较急,临床症状较重,面部油腻,皮损以结节、囊肿、脓肿、黑头粉刺为主,属于西医囊肿性、聚合性痤疮范畴。部分患者伴有头部穿凿性毛囊炎(中医称之为“蝼蛄疖”)、腋下化脓性汗腺炎。
方以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化裁:金银花30g、连翘15g、公英30g、紫花地丁20g、白芷20g、浙贝母30g、天花粉20g、茵陈15g、当归15g、炙乳香15g、陈皮10g、生甘草10g。如皮肤瘙痒,加防风15g、羌活15g,疏风止痒,兼以胜湿(风能胜湿);如脓肿、结节较多,加甲珠10g、皂角刺20g、蜈蚣2条,破血软坚;如大便干结,加生大黄15g,泻下通便,祛瘀生新。可配合外用金黄散箍围消肿,如脓肿形成,需配合手术切开排脓。
5.上热下寒
此型患者多处于青春期,颜面发炎性丘疹,平素手足凉,行经腹痛,大便溏或时便干。
方用交泰丸合少腹逐瘀汤加减:重楼20g、黄芩10g、黄连10g、川牛膝15g、盐茴15g、肉桂5g、赤芍20g、丹参15g、郁金20g、生甘草10g。如便溏,加干姜10g、茯苓20g,温中止泻;如便干,加当归15g、玄参15g,清上焦浮游之火兼以通便。
另外,在治疗上还应考虑发病部位酌情用药。发病部位在额部的属心,常由于心火亢盛所致,又心火下移于小肠,故临床常见小便黄。左颊候肝,右颊候肺,故发于面颊部的常由于肝火犯肺所致。口周属脾,常由于脾胃湿热所致。背部为阳明经所主,常由于阳气虚不能卫外所致。
专家提醒,倘若长期出现痤疮,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切勿延误,以免加重痤疮的病情,皮科医生刘光金祝您早日康复。如有健康疑问,可到皮科医生刘光金的公众号(lgjpfk)咨询。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