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什么是外阴溃疡图片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外阴疼痛、瘙痒、溃疡,竟是外阴癌,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什么是外阴溃疡图片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患者,女,79岁,因“外阴疼痛、瘙痒、溃疡半个月”,以“外阴癌”入院。患者半月前自觉右侧外阴部疼痛、瘙痒,瘙痒较严重,无异常流血及流液,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口服“红霉素胶囊”及外用药膏治疗5天,疼痛及瘙痒症状未见明显好转,8月6日就诊于我院门诊。
行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提示“未见上皮内病变及恶性变(炎症重度),大阴唇右侧见一大小约3cm×2cm的溃疡,行外阴活检,病理报告提示“外阴鳞癌”。
既往史:“高血压、脑血栓”病史16年,“糖尿病”病史10年,规律服药。
8月8日在全麻下行“广泛性外阴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回示:(外阴)肿瘤2灶,大者为低分化鳞癌,大小为2.5cm×2cm×0.8cm,小者为高分化鳞癌,大小为2cm×1.8cm×0.5cm;侵及皮下组织,见神经浸润,脉管内见癌栓,边切缘局灶见异型增生,底切缘未见癌;(左腹股沟、右腹股沟)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后,于8月18日化疗结束后出院。
外阴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5%,发病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4位,多发生于老年女性。
1.发病相关因素
(1)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吸烟有关,来自VIN(外阴病变),倾向于多灶性,多发生于年轻妇女。
(2)与慢性非瘤性皮肤黏膜病变相关,如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硬化性苔藓,倾向于单灶性,多见于老年妇女。
主要为长时间持续性外阴瘙痒、外阴肿块和溃疡,晚期患者可伴有疼痛、出血、阴道排液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肿瘤病灶可生长在外阴任何部位,大多数发生于大阴唇,也可发生于小阴唇、阴蒂和会阴。
局部蔓延和淋巴扩散为主,极少血行转移。
癌灶逐渐增大,沿皮肤及邻近黏膜直接浸润尿道、阴道、肛门,晚期可累及膀胱、直肠等。
外阴有丰富的淋巴管,且两侧互相交通成网,癌细胞通常沿淋巴管扩散,汇至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至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锁骨下淋巴结。
其中,腹股沟淋巴结是外阴癌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即前哨淋巴结。当前哨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结果显示阴性时,腹股沟非前哨淋巴结出现肿瘤转移的可能性很小,可避免行完全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罕见,仅发生于晚期,引起肺、骨转移多见。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
是外阴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的范围取决于临床分期、病变的部位、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的深度、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年龄等。
适用于不能手术或需要缩小癌灶再手术的患者、晚期患者或术后局部残留癌灶及复发癌的患者。
入院后指导患者每日用温水自我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以利于手术进行。癌灶局部有破溃和感染者,用1:10的碘伏液进行外阴擦洗,每天2次,然后换上清洁的内裤,垫上无菌纸巾,卧床休息,控制局部感染。
为了避免术中粪便污染,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1日给予肠内无渣高营养食物,手术当日凌晨5点后禁食、水。手术前晚和手术日晨用肥皂水清洁灌肠,直至排出清水样大便,以防止术后过早排便。
术后取平卧外展屈膝体位,并在腘窝处垫软枕,此体位有利于保持肢体功能体位,减轻切口张力。
会阴部神经末梢丰富,对疼痛尤为敏感。患者术后24h内疼痛明显,要充分理解,遵医嘱及时给止痛药。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让患者夜间有充分休息的时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外阴癌手术后均存在术野切口延期愈合的情况。密切观察手术部位,防止伤口渗血、渗液及空洞形成,影响伤口的愈合。同时加压包扎,如有渗出及时更换伤口敷料。术后第3天每天换药1次。换药要彻底,尽量将坏死组织清除,以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并根据切口愈合的情况决定换药总次数。术后2日起,会阴部、腹股沟部可用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促进切口愈合。
术后如过早排便可增加腹压而使伤口张力增大,且容易污染创面。所以术后待肠功能恢复后给予无渣流质饮食,尽量控制术后7天内没有大便。开始排便后,选择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严密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以及皮肤颜色、温度、湿度。保持两侧腹股沟切口处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
具体随访时间为第1年每1~2个月1次;第2年为每3个月1次;第3~4年为每半年1次;第5年及以后为每年1次。随访内容包括放疗的效果、不良反应及有无肿瘤复发的征象等。
封面图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关于什么是外阴溃疡图片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