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季节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季节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知识,包括雨水节气养生,调畅肝木、健运脾土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转眼之间,今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已经悄然而至,正如诗中所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此时春风吹遍,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对于农耕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刻,是充满着希望的日子。
2、在广东地区,雨水节气同样预示着“回南天”的渐进。这个阶段,天气变化频繁,时而潮湿阴冷,时而温暖干燥;气温起伏不定,乍寒乍暖,非常考验人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春季为阳气生发、肝气旺盛的时节,中医理论肝木克脾土,肝气过旺容易损伤脾胃。同时,雨水节气,降雨量增加,特别是“回南”之时,天气潮湿,水湿、寒湿之邪也容易导致脾胃的损伤。因此,雨水节气的调养要点在于“健运脾胃以防湿滞,调达肝木以助升发”。
4、同时,随着春回大地,春风送暖,不少致病微生物也更容易快速繁殖,随风播散。因此,呼吸道、胃肠道的传染病也往往更容易流行、传播。
5、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6、意思是:雨水节气之后五日,此时鱼肥而出,水獭捕捉到鱼后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再五日,南方天气暖,大雁自南向北飞。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又五日,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7、雨水节气调养原则
8、谚语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春天来了,白天渐长,黑夜渐短,自然界阳气渐长,而阳主动,阴主静。此时,应顺应天气的变化,跟着自然界的节奏来安排生活,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因此,雨水养生要晚睡早起,才有利于肝气的升发。
9、穿衣方面要重视“春捂”,特别是高血压、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切忌气温稍稍升高就急于脱下冬装,以防气温的上下起伏导致血压波动、病情反复。
10、而对于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群,也应该适当保暖,预防因感受风寒而导致感冒、头痛、呼吸道感染等。
11、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日常饮食中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量,以健运脾胃。如红枣、豆芽、豆苗、芡实、山药、胡萝卜、茼蒿、芹菜、南瓜、木耳、丝瓜、柚子、甘蔗、蜂蜜等。
12、同时可适当选用一些具有辛香气味的蔬菜、调料作为酌料,一方面通过与食材合理搭配增加食品的美味,另一方面通过辛香之味发挥醒脾助运化,疏畅助升发以及辛散表邪的功效,如韭菜、葱、芫荽(香菜)、小茴香、春砂仁、草果、陈皮等。
13、对于肝气不舒,平素容易生气、发火或常感郁闷的人,则可以选用玫瑰花、合欢花、茉莉花等泡水当茶饮以芳香理气,舒缓肝郁。
14、还宜食热粥逐寒湿。《千金月令》曰:“是月宜食粥,有三方:一曰地黄粥,以补虚。……二曰防风汤,以去四肢游风。……三曰紫苏粥,取紫苏炒至微黄香,煎取汁做粥。”地黄粥、防风粥、紫苏粥等,最宜雨水时节食用。
15、此外,应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适当吃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忌吃羊肉、狗肉等食物。
16、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但是雨水节气运动养生应注意避寒防湿。特别是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应该在气温较暖的白天,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在潮湿、多雨的“回南天”应该注意避开湿滑地带,防止跌倒。
17、运动形式最好选用较温和的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动作柔和的健身操为主。运动量以微汗出为宜,以利于气血从体内向皮肤及四肢运行,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
18、尤其要重视的是散步。《老老恒言》认为散步的好处是“此养神之道也,散步所以养神”、“步之筋,步则筋舒而肢体健”、“饭后食物停胃,必须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食,步则磨胃而易腐化”。即散步可以养神、舒筋、消食。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老体弱、脾胃功能虚弱的人来说,散步显得更为重要。
19、中医学认为,肝主生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春季阳气生发速度开始快于阴气,肝火也处在了上升的势头,需要适当地释放。又因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让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因此,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力戒暴怒或心情忧郁。
20、顺应春季万物生发向上的趋势,尽可能保持情绪舒畅,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及时释放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并可辅以经络拍打、经络操等方式以疏通经络、调畅气机。
21、雨水养生小妙招
22、防潮除湿保安康
23、随着天气转暖,室内逐渐开始出现回潮现象,湿气加重的问题让人甚是懊恼。潮湿天气时,腰膝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还有各种软组织风湿病容易出现症状反复或加重。及时使用吸湿剂、除湿包等保持室内干爽,或可利用空调或专门除湿器抽湿,以免家具霉变、衣物湿冷致病。
24、家中食品防潮也不容忽视,食物尽量放入冰箱,干货注意密封保存,家中药品除密封外也可考虑加入安全的干燥剂。
25、少沾油腻胃肠轻
26、雨水时节湿气渐重,若肥甘厚腻摄入过多,湿气内外交困容易滞伤脾胃而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胃肠型感冒、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等容易发生。
27、饭局多的朋友注意多吃蔬菜减少油腻,饭后零食不宜贪嘴,饱餐后可适当饮用大麦茶、橘普、花茶等消滞醒脾。次餐或次日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让消化系统得到充分休息和调整而恢复活力。
28、“艾”护阳气祛寒湿
29、雨水时节“风、寒、湿”当道,所谓“寒从足下生”“湿性重浊”,艾叶煮水泡脚能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于此时用于防病保健最适合不过。可取艾叶50克加水30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续煮5分钟,放凉至40-50℃泡脚,对容易外感、有关节疼痛的朋友非常合适。
30、家中也可常备艾条,艾灸大椎、涌泉、足三里、神阙、关元等穴位,有健脾益气、护阳强身的功效。糖尿病患者注意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艾灸时掌握好艾条与皮肤间的距离,以免烫伤。
31、摩腹调脾助运化
32、雨水时节人们容易出现胃肠不适,简单的摩腹动作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可帮助改善症状,男女老少都适合。
33、具体方法:搓热双手,然后双掌重叠置于腹部,以脐为中心,用掌心沿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按摩36周,再逆时针方向由外向内按摩36周,卧、立均可。
34、建议饭后半小时、晨起或临睡前进行。摩腹动作简便易行,有助于防治胃肠疾病,可用于日常保健。
35、早起梳头养气血
36、《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天阳气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37、春天梳头,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早上起床后,舒展一下筋骨,再缓缓梳头一百下,人即刻清爽起来。
38、雨水节气有三忌
39、尽管冷水洗脸可以保健,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出现酸痛。
40、早春不宜做过于激烈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体内中气消耗太过而使肝气失控,出现上火征兆。
41、雨水节气天气无常,容易使人情绪波动,“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所以一定要保持心境平和,养心护心。
42、雨水节气食疗推荐
43、【材料】防风10-15克,葱白2根,粳米30-60克。
44、【做法】先以防风、葱白,水煎取汁,去渣;另取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服食。
45、【功效】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适宜于感受风寒,恶风自汗,头疼身痛,风寒湿痹者。
46、【材料】紫苏叶10克,杏仁10克,白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47、【做法】白米洗净,加水适量,加入杏仁、生姜、大枣煮粥,待粥快煮好时加入苏叶,粥成温热喝粥。
48、【功效】解表散寒,理气和胃,化痰止咳。
49、【材料】山楂10克,乌梅10克,谷芽10克,麦芽10克,冰糖适量。
50、【做法】所有药材洗净后放入瓦煲,加水600毫升,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20分钟后加入冰糖即可。
51、【材料】金橘20克,芡实100克,小米50克,生姜少许。
52、【做法】将金橘洗净切片,芡实、小米淘洗干净,然后把所有食材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即成。
53、【功效】健运脾胃、祛湿解困、舒筋活络。
54、【材料】五指毛桃根30克,云苓30克,炒扁豆30克,猪排骨500克,生姜3片。
55、【做法】各材料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3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
56、【宜忌】尤其适用于气虚质、阳虚质之人。
57、【材料】砂仁6克,陈皮10克,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58、【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先把陈皮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加入鲫鱼,滚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加入砂仁稍滚,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59、【宜忌】尤其适用于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之人。■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