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类风湿初期症状图片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啥症状?怎么治?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湿”,很多人都听过。鉴于其致畸致残的特点,早期识别类风湿,可以让医生尽快启动治疗,减少关节破坏,维持关节的功能。今天,谢医生就来回答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早期类风湿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早期类风湿的核心症状,就是关节的肿胀、疼痛。但是类风湿的肿胀、疼痛往往也有其自己的特点:
1,对称性:并非指左手食指肿了,就得右边食指也肿起来;而是左手指有肿痛,右手指一般也有肿痛。左右都有,累及许多关节,这称之为“对称性”,是类风湿一大特点
2,广泛性:全身很多关节都出现肿痛了,而不是仅有一个关节肿痛。这种情况要高度怀疑(或首先需要排除)类风湿。而单关节的肿痛有时需要先排查其他原因。
3,手关节为主:类风湿最常累及的关节是手指关节,也可以出现肘、膝等多其他关节的肿胀。但一般手关节出现问题最多,最常见。
4,累及近端指关节,不累及远端指关节:如下图所示,中间的这排指头有肿痛,而靠近指甲的这排关节没有症状。这是类风湿的重要特点。
类风湿手关节模式图:类风湿累及近端手指关节,不累及远端手指关节
诊断类风湿,光凭借症状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实验室检查,主要把包括以下两类:
1,类风湿特征性抗体阳性:包括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MCV)。类风湿特征性抗体阳性患者,占了类风湿中的绝大多数。
2,炎症指标增高:包括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
绝大部分早期类风湿患者上述两项均有,极少部分患者仅有炎症指标增高,而无类风湿特征性抗体阳性(此类患者必须特点高度符合类风湿,才能诊断)。
当患者出现了许多上述典型的临床+典型的实验室检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风湿科医生就会给你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患者朋友们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诊断类风湿哦!有怀疑的,一定要专科看一下并请风湿科医生诊断!因为有时候看起来很像的关节疼痛,比如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也可能会模拟类风湿的症状呢!
下面再说怎么治。
一旦得了类风湿,需要尽早的开启治疗!越早治疗,关节破坏越少,治疗效果越好,保持现有的关节功能肯定性越大!可以说:时间就是关节!Timeisjoints!类风湿的治疗,是与时间抢关节的过程!
一般来说,在确诊类风湿后,我们需要尽快给予控制病情药物,来阻止关节破坏,保持关节功能。这些药物包括:
一,传统的控制病情药物
根据类风湿治疗规范,所有类风湿患者均应先接受传统控制病情药物。控制病情药与止痛药、激素等不同,他们奇效速度不快,但却能真正控制疾病,阻止关节破坏的发生,包括关节功能。
1,甲氨蝶呤:最经典的控制病情药物,通过阻止细胞增殖,达到抗类风湿的目的,是各大权威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以达到控制疾病进展,延缓关节破坏的目的。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使用甲氨蝶呤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较大剂量使用时,需要配合叶酸一起服用。
2,艾拉莫德:我国自行研制的1.1类药物,通过多种机制达到控制类风湿的目的,疗效与甲氨蝶呤相当[1]。艾拉莫德感染风险低,肝脏损伤小(相对其他DMARDs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对于经常感冒、肺炎、泌尿道感染,或出现多次带状疱疹的高感染人群;存在脂肪肝、酒精肝,或使用药物就容易出现转氨酶增高的人群,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类风湿关节炎常常合并干燥综合征存在,相较于其他传统控制病情药物,艾拉莫德对干燥综合征的研究最多,显示其能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以ESSPRI评分计算),疾病活动程度(以ESSDAI计算),并能降低干燥综合征患者球蛋白、IgG、类风湿因子、血沉水平。临床用于伴有球蛋白增高、IgG增高的干燥综合征疗效更加确切。因此,也常常把艾拉莫德作为类风湿合并干燥的优势选择。
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显示其在类风湿合并干燥时具有优势。
鉴于艾拉莫德“感染风险低,肝脏损伤小”的特点,对于起病较重,关节肿痛较多,炎症指标增高明显等具有“预后不良因素”的类风湿患者,临床医生也常常会把甲氨蝶呤,或其他控制病情药与艾拉莫德连用联用,取“增效不增毒”之意。
3,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类似,通过阻止细胞增殖,达到抗类风湿的目的。只是与甲氨蝶呤相比的机制稍有不同——甲氨蝶呤抑制的是二氢叶酸还原酶,而来氟米特抑制的是二氢乳清酸合成酶。但他们共同的作用,最终都是淋巴细胞增殖,达到了阻止关节破坏,预防疾病进展的目的。
4,雷公藤多苷:中药提取物,在中国用的很多,作用机制多样。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可以改善关节肿痛,减少关节破坏。其疗效不亚于(甚至单看数据优于)甲氨蝶呤[2]。而且由于相比于上述药物,雷公藤多苷具有起效速度快、价格低廉的优点,很受临床的欢迎
但雷公藤白细胞降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偏高,尤其是对年轻女性可能影响月经,甚至会造成闭经——这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谢医生这样的正规风湿科医生,很少把他用在绝经前妇女,以防止她们出现不可逆的卵巢早衰。
其他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白芍总苷、羟氯喹,由于效果较弱,一般不单独使用。谢医生就不在本文赘述了。
二,靶向药物(生物制剂)
靶向药物,有一个更为患者熟悉的名字,叫做“生物制剂”。此类药物针对单一靶点起效,效果快,作用强,不仅能抗炎镇痛,也能阻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目前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多。
靶向药其实并不等同于生物制剂,因为类似托法替布、巴瑞替尼这样的JAK抑制剂,其实属于口服靶向药物,而非“生物制剂”。但按照患者俗称,且便于患者理解,我们就在此章放在一起了。
但生物制剂,价格往往较贵,且相较于“传统药物”感染风险增加(也就是更容易出现各类感染)。根据治疗规范,一般用于使用传统治疗药物至少3个月仍有许多关节肿痛的类风湿。当然,在临床使用中,我们也常常把治疗“提前”,用于起病严重的类风湿。
本文的主题是“早期类风湿”,因此谢医生在此也就简要提及,以后我再另文展开详述。中国国内获批的,具有类风湿“适应症”的靶向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1,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NF抑制剂)
包括:阿达木单抗(修美乐、苏立信等仿制药)、戈利木单抗(欣普尼)、依那西普(恩利)、益赛普/安百诺/强克、培塞利珠单抗(希敏佳)、英夫利昔单抗(类克,及仿制药)。
经典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种类很多,但靶点是一致的。
上述药物种类虽多,其针对的靶点都是“肿瘤坏死因子”。换句话说,就是这些药物针对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疗效具有类似之。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是治疗类风湿上市时间最长,临床应用最广泛,最“经典”的生物制剂。
2,CTL4抑制剂——阿巴西普
阿巴西普是选择性T细胞共刺激调节剂,针对的靶点是CTL4,是国内上市最晚的生物制剂,很多患者并没有听过。
阿巴西普,CTL4抑制剂,很多患者没有听过。
它的优点是:感染风险发生率相较于其他生物制剂低,对于使用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但更换生物制剂又反复感染(比如反复感冒,反复肺炎,反复带状疱疹等),或本身存在高感染风险(比如淋巴细胞低,老年人)的人群,是一种“解题方案”。
3,IL-6抑制剂——托珠单抗
托珠单抗针对的靶点是白细胞介素6(IL-6),目前仅批准了静脉注射剂型,用药便利性目前不占优势(国外有皮下注射剂型)。它的特点是降低炎症指(血沉、C反应蛋白)快,可以单药治疗,对结核感染风险较低。
4,JAK抑制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
小分子靶向药物,可以理解成口服的“生物制剂”,通过抑制JAK通路,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起效快,抗炎力量也强,由于服用方便,集采后价格较低(仅托法替布),目前临床使用越发广泛。也是风湿科治疗类风湿的优秀武器。
但随着药物该类药物使用的增多,我们也非常重视他不良反应,如感染(尤其是带状疱疹)风险的增加,血栓风险增加[3]等等。因此对于早期类风湿,需要权衡利弊进行使用。
洋洋洒洒介绍了这么多临床类风湿的常用药,最后,回到最重要的一句话:
早期类风湿,发现了一定要尽快启动治疗呀!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