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道家气功培训班(气功流派之道家气功)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道家气功培训班,气功流派之道家气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道家气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庄子。汉朝以后,道教出现,它将道家的理论和道士的修炼方法结合在一起,促进了道家气功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这个气功派的主要特点是注重修炼身心,通过内丹术的形成和发展来提高自身修为。代表这个气功派的功法是“周天功”。

2、老子的《道德经》被认为是最早与道家气功有关的文献。这本书讲述了天道、治道和人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在修行中遵循道的理念,为道家气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3、庄子的《齐物论》发展了老子的道的观念,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

4、庄子不仅关注静态修炼的纯素之道,也注重研究动态修炼的方法。在《庄子·刻意》中,提出了“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方法,这被普遍认为是医家华佗创造五禽戏的重要依据。

5、道家气功的代表,是内丹术。在东汉时期,魏伯阳著作的《周易参同契》是最早的内丹术专门著作,被推崇为“万古丹经王”

6、魏伯阳(151年~221年)是东汉时期的一个炼丹理论家,出身高门望族,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闲居养性。他曾率三弟子入山炼丹服食,并传术于同郡的淳于斟。他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现存最早系统阐述炼丹理论的著作,共三卷,来源于黄老与《周易》,后世奉为“万古丹经之王”,在道教丹鼎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本书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英国学者李约瑟更是称其为“全球第一本这方面的书籍”。

7、唐末五代时期,道教内丹术逐渐形成,钟吕派则是其中的代表性派别之一。钟离权、吕岩、施肩吾、崔希范、刘海蟾、陈抟等人被称为钟吕派六位祖师,他们主张以炼丹炼形、修炼精神,达到长生不老、升华灵性的目的。

8、钟吕派的内丹术被称为“坎离水火丹法”,主张通过内丹炼制来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除了钟吕派之外,道教内丹术还有其他流派,如全真派、五行派等。

9、内丹术是道家气功的一部分,它强调通过调节体内的精气神,实现长生不老和提高灵性的目的。心神在内丹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思想在《黄庭经》等一些书中得到了阐述,书中提出的“黄庭三宫”即为三丹田说的前身。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葛洪、陶弘景等人则是道家气功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熟悉道家气功,还懂得医学知识,这使得道家气功和医学相互交融发展。

11、北宋时期,张伯端写了一本书叫做《悟真篇》,介绍了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技巧。这本书也被视为内丹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和《周易参同契》一起被奉为内丹术的两大经典。张伯端被认为是内丹术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2、同时期的张君房编撰《云笈七签》收录了许多珍贵的气功资料,被誉为宋代道藏的缩影,也被称为“小道藏”。这本书保存了很多内丹术的资料。内丹术的南宗强调先注重身体的健康,从下丹田的精气入手进行练功;而北宗则主张先注重心灵的修养,从上丹田的神入手进行练功。

13、传统的内丹术经过了多个朝代的发展和完善,在明代时期已经日趋成熟,功法也基本定型。清代时期,内丹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

14、清代代表人物有:张三丰,他著有《玄机直讲》,详细阐述了内丹术的玄妙之处;

15、陆西星创立了内丹东派,继承了南宗的传统,强调阴阳双修;

16、李西月则创立了内丹西派,主张清静自然;

17、伍守阳则著有《天仙正理直论》,系统地阐述了内丹术的基本功法。

18、1939年,陈撄宁创办了仙学院,出版了《仙学日报》和《仙学丛书》,向人们传授内丹术。

19、道家气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养生气功,影响深远。它主要包括调身、调息和调心三个要素,其中调心最为关键。调心要求人们达到入静状态,即排除思想杂念和外界干扰,进入一种无欲无知、似睡非睡的状态。修行道家气功还要注重修德,也就是破除私欲,清心寡欲,回归本初的境界。道家追求的圣人是与道合一的人,圣人超脱世俗的束缚,不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