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黄连的药用功效与作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黄连的药用功效与作用以及每日一味中药——黄连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黄连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干燥的根茎。黄连多系栽培,主产于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四川、云南黄连产量较大,秋季采挖5~7年的植株,除掉苗叶、须根,干燥。生用、炒用(清炒、酒炒姜汁炒、吴茱萸水炒)。用时捣碎。
黄连、川黄连、川连、小川连、雅连、云连、炒黄连、姜黄连、酒黄连、吴萸连。
苦,寒。归心、胃、肝、大肠经。
本品性寒能清,味苦能燥,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主入心胃大肠经,尤长于清心火,清肠胃湿热,而为清心、除烦、消痞、止痢、治湿火郁结之主药。
1、清热燥湿:用于肠胃湿热若致的泄泻、痢疾、呕吐痞满等证。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常与木香同用,有清肠止痢之功。痢疾初期,兼有发热表证者,可与葛根、黄芩配伍。若久痢不止,可与乌梅等药同用。治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与黄芩、半夏、生姜等同用。有消痞止呕之效。还可治疗肝郁化火,胃失和降,逆而上冲的呕吐吞酸之证,与吴茱萸同用。
2、清心除烦:用于急性热病,心火炽盛,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常与黄芩、栀子等同用。若热病伤阴,心火亢盛,心烦不眠者,常与阿胶、白芍,鸡子黄同用。若心火内炽,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多与大黄、黄芩同用,以清心泻火,凉血止血。若与知母、天花粉等清热生津药同用,可治胃火炽盛的中消证。
3、泻火解毒:用于热毒疮疡,痈肿疔毒,皮肤湿疮等证。用治痈肿疔疮,可与黄芩、黄柏、栀子或银花、赤芍、甘草同用。用治皮肤湿疮,可单用本品或配伍枯矾、冰片等研粉外用。本品善消痈肿,疗疔毒,亦为外科疮家要药。此外,以黄连汁点眼,可治火盛目赤肿痛;外涂治口舌生疮。
2~10克,煎服。或1~1.5克,入丸散。外用适量。炒用制其寒性;姜汁炒,清胃止呕;酒炒清上焦火,吴茱萸水炒反佐其性,清肝胆火。
本品苦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非湿热实火者忌服。
《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名医别录》:“止消渴,……调胃厚肠,……疗口疮。”
《珍珠囊》:“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祛风湿,四也;治赤眼爆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药物成分:小檗碱,又称黄连素,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莲碱、掌叶防己碱、棕榈碱等多种生物碱。此外,含有青荧光酸等。
药理:黄连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并能抑制钩端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各种致病性真菌。小檗碱在体内可增强白血球的吞噬功能、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利胆、解热、抗利尿、局部麻醉、镇静、镇痛、及抗肿瘤作用。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关于黄连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和每日一味中药——黄连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