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白蔹的功效与作用别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白蔹(清热解毒药)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白蔹,首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归为下品,载其:“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较全面地记述了白蔹的功效和主治病证。
2、白蔹,原名白敛。寇宗奭曰:“白蔹,服饵方少用,惟敛疮方多用之,故名白敛”。异名有鹅抱蛋(《植物名实图考》)、见肿消(《南京民间药草》)、野红薯(《全国中草药汇编》)等。
3、中药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河南、湖北。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本品气微,味苦。以切面色粉白、粉性足者为佳。生用。
4、本品性味苦,微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的功效。
5、注意:不宜与川鸟、制川鸟、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6、中药白蔹化学成分主要含黏液质和淀粉,酒石酸,龙脑酸及其糖苷,脂肪酸和酚性化合物等。
7、白蔹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含多种多酚化合物具有抗肝毒素作用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
关于白蔹的功效与作用别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