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看图识病 请收藏,看图识病(一)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看图识病的一些知识点,和请收藏,看图识病(一)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灰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这些褐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病斑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叶片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浸染源,该病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天较多的地区发生。而连年种植感病品种,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华北、辽宁8月中旬到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云南也是灰斑病的重发区。

(1)推广种植抗病品种。(2)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3)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提高抗病能力。(4)以防为主,在重发区或上年重发地块提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也可以使用甲基硫菌灵、福美甲胂、代森锰锌等药剂,间隔7-10天防治一次。

二、弯孢菌叶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华北地区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新病害,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抽雄后病害迅速扩展蔓延,植株布满病斑,叶片提早干枯,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叶部病斑初为水渍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展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色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伴有黄褐色相间的断续环纹。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菌以菌丝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状态越冬,田间枯枝败叶是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32℃,最适的湿度为超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低于90%则很少萌发或不萌发。品种抗病性随植株生长而递减,苗期抗性较强,1-3叶期很易感病,此病属于成株期病害,一般玉米抽雄后为发病发高峰期。高温、高湿、降雨较多的年份有利于发病,低洼积水田和连作地块发病较重。

(1)选用抗病品种。(2)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3)药剂防治,喷施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或50%多菌灵500倍液。

大型椭圆型或长棱形病斑,大的可达15~20cm,小的也有1~3cm,灰绿色或黄褐色,主要侵染叶鞘和叶片、苞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温度高、湿度大时,病斑在叶片正反两面都产生大量灰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

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中国北方各地6~8月份气温大多处于发病适温范围,因此这3个月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因而,凡田间病斑出现较晚的年份,不论后期气候条件如何,大斑病的发生都不会太重。

(2)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

(3)加强田间管理,采取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料,适时适量追肥,及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另外,免耕、连作将加重病害的发生。

(4)药剂处理:喷施甲基托布津加链霉素2-3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开花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1次。

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果穗。叶片上病斑比大斑病小得多,但病斑数量多。初侵染斑为水渍状半透明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不同形状的黄褐色病斑。受病原生理小种和寄主抗性影响,叶片上常见症状有3种:一是典型症状为病斑受叶脉限制,椭圆形或近长方形,黄褐色,边缘深褐色,大小为10~15mm×3~4mm;二是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多为椭圆形,灰褐色;三是病斑为小点状坏死斑,黄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

小斑病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梗孢科,长蠕孢属。现已知有两个生理小种。"O"小种分布最广,主要侵害叶片;"T"小种,对具有T型细胞质的玉米有专一的侵害能力,可以侵入花丝、籽粒、穗轴等,使果穗变成灰黑色造成严重减产。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靠风力和雨水的飞溅传播,在田间形成再次侵染。其发病轻重,和品种、气候、菌源量、栽培条件等密切相关。一般,抗病力弱的品种,生长期中露日多、露期长、露温高、田间闷热潮湿以及地势低洼、施肥不足等情况下,发病较重。四川省条件下,播期愈晚,发病愈重。

(1)选种抗病品种。(2)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OO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d喷l次,连续喷2~3次。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黄色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抱子。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及秆锈病等4种。

我国发生的普通型、南方型玉米锈病在南方以夏孢子辗转传播、蔓延,不存在越冬问题。北方则较复杂,菌源来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主一酐浆草,成为该病初侵染源。田间叶片染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高温多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发病重。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3)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

(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2)农业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发现病害,应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③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④合理密植,提高田间通透性。

(3)药剂防治。①预防为主,在玉米4~5片叶期,每亩用25%的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戊唑醇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②早发现早防治,玉米发病初期用25%的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茎叶或用防治真菌类药剂进行喷洒。

文章分享结束,看图识病和请收藏,看图识病(一)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