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中医体质测试,中医体质辨识养生保健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医体质测试的问题,以及和中医体质辨识养生保健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体质,是人生命过程中由先天遗传(禀赋)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方面所固有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研究不同体质的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

中医体质学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临床诊疗中,在体质辨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实现个体化诊疗;贯彻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中医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体质——阳虚质。

阳虚质(C型)

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判定方法-阳虚质(C型)

回答上表中的全部问题,计算转化分=得分/28×100。

假如您上表得分≥40分,很大概率上您是一个阳虚质的人。

其他体质的评分表会在后续系列文中发布。

阳虚质人群的养生保健

不同体质人群的养生,都可以从起居调摄、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应遵循顺其自然,顺应四时,强调天人合一的原则。

阳虚质人群,阳气不足,卫气不固,易感外邪,秋冬季节外出,尤应注意避风寒,衣着保暖舒适,适时增减衣物,避免汗出当风。手脚发凉,戴手套,穿厚袜保暖。腰腹部也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腹泻。夏天避免吹冷风,吃冷食,喝冷饮。

起居规律,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度、湿度适宜、生活起居方便为宜。秋冬季节,尤应注意开窗通风,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睡前艾灸或足浴,有助于温煦身体,温补阳气。

阳虚质人群,情志易低落,精神疲倦,闷闷不乐,心理调摄的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可以通过爬山、旅游、参加集体活动等方法,以激发鼓舞阳气。

阳虚质人群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尤为重视固护脾胃,通过饮食调摄保持脾胃健康。饮食调养应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做到饮食多样化,食宜清淡、熟软,进食宜缓,食要定时、限量,少吃多餐。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畅通气血,强健脾胃,增强体质,调节情志。运动锻炼要遵循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中应注意防止运动过度,避免运动损伤,出汗时,防止受凉感冒。

适合做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慢跑、游泳、乒乓球等。体力允许的话,爬山、旅游、广场舞、大合唱等集体运动也有助于阳虚质人群鼓舞阳气,振奋精神,改善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人群应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鳝鱼、韭菜、葱、姜、蒜、花椒、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西瓜、黄瓜、藕、梨等。

推荐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当归15克,生姜30克,料酒、食盐适量。

制作:羊肉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块备用;当归用清水浸软,生姜冲洗干净;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

功效:本汤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尤其适合脾肾阳虚者冬天服用。

推荐代茶饮——红枣桂圆枸杞茶

红枣、桂圆、枸杞子适量,入红茶,代茶饮。

大枣性味温、甘,入心、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心补脾、保护胃气;桂圆性味温、甘,入心、脾经,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补益气血;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经,可滋补肝肾、益精血、明目;三药性温不燥,温补肝心脾肾,益气养血。

冬季饮用,可暖身驱寒,温补阳气。尤宜于阳气亏虚者饮用。

阳虚质人群可常做艾灸,以温阳散寒强壮保健。

穴位选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神阙穴位于脐窝中央,具有强壮保健作用;气海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足三里穴是胃下合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足三里为全身保健第一要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药王孙思邈曾特意传下养生秘诀——“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想要身体安康,就要经常艾灸足三里,并灸出水泡。现在我们一般温和灸,不必发泡。

凡是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脾虚湿重,运化失职,胃肠失调,以及上中下焦部位出现的胃肠疾患,无论虚实寒热,均可艾灸足三里。一般以艾条温和灸两侧足三里穴,10-15分钟为宜。

阳虚质人群可常用上述穴位温和灸,以温补阳气,温阳散寒,有志于改善阳虚虚寒体质。

阳虚质人群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节要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每天以热水泡脚为宜。夏季暑热多汗,也易导致阳气外泄,使阳气虚于内。阳虚质人群应尽量避免强力劳作和大汗,也不可恣意贪凉饮冷,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不可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

[1]《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9月21日国中医药医政基层便函〔2011〕147号印发)

[2]《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作者介绍: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李金辉

关于中医体质测试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