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消渴症,国粹话消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消渴症,以及国粹话消渴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知名中医学者、临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曾承担伊拉克、印度等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应邀近60个国家进行医疗或交流。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及研究30余年,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运用多元思维范式解读生命与临床疑难问题。著、主编医学著作10余部。

2、从历史来看,中医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消渴)糖尿病的医学。在二千多年的实践中,产生出不少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一些最根本的见解在中西医两种不同的体系间有其一致性。

3、《黄帝内经》:五脏皆柔弱者,容易得消渴病。

4、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双重作用。疾病发生的内因很大程度上是人体所具有特征的综合,也就是脏腑气血特点。消渴病的内因主要是五脏柔弱。消渴病之所以会出现许多并发症,也与五脏的柔弱有关。这个认识记载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五脏皆柔弱者,容易得消渴病。

5、为什么糖尿病也称为消瘅

6、公元2世纪,卡帕多希亚的Arctacus最早使用了“糖尿病”一词。但在中国对这个病的认识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文献中对这个病曾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在汉代以前,糖尿病称为“消瘅”,“瘅”字通,这个字的意思是:多谷而病,也就是说:吃的太多,容易生病。中医认为,吃的过多,特别是过食肥甘厚味,可以导致人体2个基本的病理改变:①损伤脾胃,使食物的运化和机体的代谢功能不正常;②产生内热,消耗人的气血津液。机体的这2个病理过程,都可能引发糖尿病。

7、《黄帝内经》中说:刚直多怒的人,更容易患消渴。《外台秘要》中也说:一些消渴病人,是因为悲哀愁绪所伤的。在我国历史上,因情志损伤或性情刚怒骄妄,引发消渴病的事例很多,如楚汉争霸时的范增,魏明帝曹睿等。

8、中医所说的情志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惊、恐、悲七种情感,也称“七情”。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所做的反应,不是致病因素。当某种情志长期或强烈的刺激超过了机体的调节时,就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中医非常强调七情的致病性,各类过极情志可以直接损害脏腑,也可以产生“内火”,也就是所谓的“郁久生热”。正因如此,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七情过极有密切关系。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情志过极,会引起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可以使升血糖升高,对抗胰岛素的作用。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很容易造成内分泌代谢的紊乱,而引起糖尿病。

9、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写了一本非常著名的医书──《千金方》。在书中关于糖尿病的章节中总结说:年轻时期纵欲过度,使肾精长期亏损,肾气不足,到了中老年容易引发糖尿病。孙思邈本人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学家,他活到了108岁,为人类流下了许多宝贵的医学理论。

10、隋唐时期的医学名著《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过量服用温燥之品,燥热伤精而成消渴。

11、有一些糖尿病的产生是药源性的。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一些人或者为了壮阳,或者为了延年益寿,或者因久病体虚等,不恰当地服用滋补品,许多补品按照中医的药性来说,具有温燥的特性,长期大量使用可以导致人体内热滋生、阴津亏耗。一些糖尿病的发生与这个原因有很大关系。此外,有一些糖尿病人血糖总是居高不下,也与病人不恰当使用滋补品有关。根据记载,隋炀帝的糖尿病就是因为服用壮阳丹药所引起。

消渴症和国粹话消渴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