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输液泵的使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输液泵的使用以及输液泵如何正确使用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输液泵(infusionpump)是机械或电子的输液控制装置,它通过作用于输液导管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药量的情况,如应用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婴幼儿的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时。
(一)输液泵的分类及特点
按输液泵的控制原理,可将输液泵分为活塞型注射泵与蠕动滚压型输液泵两类,后者又可以分为容积控制型(ml/h)和滴数控制型(滴/min)两种。
其特点是输注药液流速平稳、均衡、精确,速率调节幅度为0.1m/h,而且体小、充电系统好、便于携带,便于急救中使用。多用于危重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患儿的治疗和抢救。也应用于注入需避光的或半衰期极短的药物。
(1)容积控制型输液泵:只测定实际输入的液体量,不受溶液的浓度、黏度及导管内径的影响,输注剂量准确。速率调节幅度为1ml/h,速率控制范围为1~90ml/h。实际工作中只需选择所需输液的总量及每小时的速率,输液泵便会自动按设定的方式工作,并能自动进行各参数的监控。
(2)滴数控制型输液泵:利用控制输液的滴数调整输入的液体量,可以准确计算滴数,但因滴数的大小受输注溶液的黏度、导管内径的影响,故输入液量不够精确。
(二)输液泵的使用方法
2.评估患者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意识状态及营养状况等;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输液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评估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固定状况;评估患者输液前是否排尿或排便,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3.核对患者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操作前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查看腕带)、药名、给药时间、药物浓度、剂量及用法,用PDA扫描患者腕带;
4.在输液架上固定输液泵,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5.将输液瓶(袋)挂于输液架上,排气,关闭调节器,备用;
6.开机自检,打开输液泵门,安装输液管路,关闭仓门,打开流量调节器,输液器末端保留在输液袋内;
7.打开留置针止液夹,打开固定输液接头的胶布;
9.遵医嘱设置输液泵参数,包括输液总量、速度等相关参数;
11.取下输液管前端保护帽,按快速排液键排尽输液管道中空气,液体排于弯盘内;
12.操作中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腕带)、药物名称、给药时间、给药方法、浓度和剂量;
14.按压“开始/停止键”,观察输液速度是否与设定值相符合,采用平台法固定输液管路;
15.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遵医嘱调整输液速度;
(1)将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处,告知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卧位;
(2)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腕带、住院号,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
(3)整理床单位,正确处理用物,洗手;
17.输液结束时,按压“开始/停止”键,停止输液;
18.按压“开关”键,关闭输液泵,打开“泵门”,取出输液管。
(三)使用输液泵的注意事项
1.护士应了解输液泵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正确设定输液速度及其他必要参数,访止设定错误而延误治疗或产生其他的严重后果。根据液体浓度、黏度设置输注压力级别(高或低);设置容量应少于输液袋中的量,避免无液体后在气泡探测器上形成空管,影响续液。
2.在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的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防止液体输入失控。如输液泵出现报警,应查找可能的原因,如有气泡、输液管堵塞或输液结束等,并给予及时的处理。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出现外渗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告知患者,在护士不在场的情况下,一旦输液泵出现报警,应及时按呼叫器求助护士,以便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2)患者、家属不要随意搬动输液泵,防止输液泵电源线因牵拉而脱落。
(3)患者输液侧肢体不要剧烈活动,防止输液管道被牵拉脱出。
(4)告知患者,输液泵内有蓄电池,患者如需如厕,可以按呼叫器请护士帮忙暂时拔掉电源线,返回后再重新插好。
4.常见输液泵报警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当输液泵出现各种原因的报警情况时,按消音键,可消除报警声音2分钟,然后寻找原因,消除故障,重新启动输液;不能立即解除故障时,应暂停输液,避免因泵控速度错误造成不良后果。
①原因:输液管旋夹关闭,输液管有压折,或患者静脉通道阻塞。
②处理:打开旋夹,使管道通畅,恢复静脉通路通畅。
②处理:准备输液时,将管路系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报警后重新排气。
(3)没有设预置报警(Preselectvolume)
②处理:开始输液,或用特殊功键【sM】调至standby,按【ON】键后,清除暂停时间以结束暂停或重新设定时间以延长暂停。
①原因:蓄电池电量将耗尽(蓄电池容量被用完前30分钟开始报警)。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u0002#春日开箱打卡季#\u0002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