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养长夏天的养生之道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夏季的中医养生之道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面对江南大地暑湿相伴的炎炎夏日,尽管有空调、风扇,还有冷饮冰啤等消暑之物,却仍是暑热难当,如何消暑养生,安然度过这暑湿交接的夏日呢?
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息息相通,必须保持人体与自然界四时的变化,才能更好的维护我们的健康。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翻译白话文的意思是:“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由于天地之气不断上下交换,使植物开花结实。这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厌恶炎夏之日,不发怒,让精神象万物开花成秀那样充实,使皮肤腠理保持阳气的宣通。使人的心情舒畅外向,好像所喜爱的东西在外界。这是与夏季气候相适应的保护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那就要伤及心气,到秋季就容易发生发冷发热的疾病,以致供给秋季收敛的力量就少了,到冬季还会发生更严重的疾病”。
古人虽然没有先进的现代科学,但是他们对于自然宇宙和人体等万物的进行朴素客观的观察体验,却是让我们现代人不得不叹服。他们的有些思想对于现代养生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故根据传统医学结合我们现有的生活现状,提出如下在暑湿夹杂的炎炎夏日该遵循养生之道:
1、适当的睡眠。夏日昼长夜短,我们的睡眠作息时间也要适应这自然的变化,不要睡太长时间,晚上大概在10点至11点上床休息,早上6点到7点左右起床活动,中午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午休5分钟至半小时左右。
2、良好愉悦的情绪,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保持适当的社交活动,使肝气调达舒畅,顺应夏天阳气外长的趋势。
3、适当的参加体力运动,使汗水疏泄,排除人体的部分代谢废物,以适应夏季阳气刚盛的季节;
同时不要运动过量,大汗淋漓,疏泄太过,阳气泄露过多,导致阳气耗损,损伤阴液,出现“中暑”等疾病。甚至耗气伤阴,体质虚弱,出现秋季和冬季的病变。
避免在闷热潮湿的天气长时间的运动和劳动,以免出现中暑。
5、清淡饮食,在夏季饮食应注重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以及消暑生津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素食品,适量进食鱼、肉、蛋等蛋白,对于少年儿童和体力劳动者可适当增加肉类的摄入,以保证营养的供应。
适当吃些苦瓜、黄瓜、香瓜、番茄、绿茶、绿豆汤、西瓜等,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的作用。
空调不宜过低,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0-23℃,在空调间睡眠时要在胸腹部盖空调被或者薄被子;
不宜当面吹凉风,容易导致感冒和面瘫;
不宜光着胳膊,不仅不雅观,也起不到凉快的作用;可穿背心或小褂,不仅凉快,也不易受风受凉;
不宜直接睡在竹凉席或石板等硬而凉的材料上,以免出现腰痛等不适;可以在凉席上铺一层草席或者床单后再睡下休息。
7、不提倡吃冷饮解暑,容易伤胃,也容易损伤阳气。
特别是运动后别用冷饮降温,更是容易伤害肠胃。运动后饮用温稀盐水为宜。
8、运动大汗时不宜立即洗冷水澡,以免皮肤腠理骤然闭合,阳气得不到外泄,反而导致烦闷、发热、乏力等不适;
9、对于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一些慢性疾病,可以在三伏天到医疗机构的中医科或针灸康复科等去做“三伏灸”,对改善病情有一定的效果。
(文中未标注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作删除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版权归杭川医侠所有,其内容受《著作权法》保护;未经允许,拒绝商业转载。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